三爪龙代表什么身份 三爪龙是什么朝代的,地位是怎样的
2021-04-14 02:31:09
来源:朵拉利品网
2, 四爪龙和五爪龙有什么区别?
四爪龙和五爪龙 其间差异,仅在一爪耳。民间“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形成于清代,主要作为皇帝与下臣服装上纹饰的差别,皇帝穿”龙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这只是名称上的差别而已,从龙的形式上来讲无论龙和蟒都是四足蛇类,形状无差异。现代人被大量清宫剧洗脑后,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认为,龙袍就是皇帝的专用服饰。所以,无论是哪朝哪代,皇帝似乎都得穿一身明晃晃的龙袍才符合身份。但其实不是这样,龙袍是清代才出现的。如同军队中,通过军服肩章上的星徽来代表军衔一样,中国古代的贵族通过服装上的纹饰来表达政治身份,便是所谓的章服制度。在祭祀、婚礼、册封、朝会等重大场合穿的服装,通常被叫做冕服。皇帝的冕服上绣有十二道花纹图案,被称作十二华章。十二种花纹图案具体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十二华章中的前三章,即日、月、星辰才是天子的标志,王公大臣的服饰上不得绣有这三种花纹图案。以此类推,根据身份高低,花纹数量依次递减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不等。从上可知,最开始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366306437,龙并不是天子服饰的象征,所以最初王公大臣的服装上绣有龙纹很正常。一直到元代,统治者才有了对龙纹使用的明文禁止。在西汉时期,龙都是三趾,到宋朝的时候,就变成了四爪龙,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画龙的时候就把这二者进行了结合,龙的前两足为三爪,后两足为四爪。到了元朝,才开始出现了五爪龙,但只是皇室专用,民间在画龙的时候还是三爪龙或四爪龙。在清朝的时候,五爪龙才被认为是皇帝的象征,并广泛的应用于各项制作当中,但老百姓还是要避讳,否则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参考资料:五爪金龙·百度百科蟒袍·百度百科
3, 为何五爪龙最尊贵
商代后期玉龙清 “敬天勤民之宝”及印拓就集体而言,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就个体而言,龙在秦汉以前主要代表君子。《易经》以龙比喻乾卦的六爻,乾卦代表天,代表君子,其精神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秦汉以后,龙慢慢成为皇权和皇帝本人的象征。《史记》称秦始皇为“祖龙”。又记载刘邦的母亲刘媪在一个天昏地暗、雷电交加的夜晚梦见一条龙盘旋在她身上,结果怀了孕,生下刘邦。刘邦喝醉了呼呼大睡时身上常显出龙形。后来他得了天下,成为“真龙天子”,因而“龙虎之气”也就成为帝王之相的代称。在元代以前,封建王朝对龙纹的使用还没什么限制,从元朝到明清两朝几百年间,龙纹就不能随便使用了。五爪龙成了皇家的专利,民间仅限于使用三爪龙或四爪龙。说起龙的爪,在历史上也有演变过程,早期的“C”形龙无脚自然无爪,春秋战国时期的龙是兽体,爪是三趾。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龙也是爪为三趾。唐代龙才变为鸟形爪,爪甲成略弯的三角形,显得十分锋利。五代和宋代的龙爪也是三爪。元代龙爪长而内弯,分三爪、四爪和五爪,但艺术品上的图案以三、四爪为多。为什么从元朝开始将五爪龙划归皇室呢?这和传统文化对数字的理解有关。古人认为“五”在“洛书”里居中,为“皇极数”,在五行中代表土,土的代表色是黄色,皇帝是天下土地的主人,所以要使用代表土的数字和颜色,以彰显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身份。另外,所有动物皆无五爪趾,只有万物之灵的人类才有五趾,元以前的龙虽具备多种动物的特征,具有超能力,但并无五爪五趾。五代表五行齐全,又具备人类的智慧与灵性。因而元代以后将五爪赋予在龙身上,代表最高层次的龙,只准皇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