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莓黄萎病怎么治
市农技110答:草莓黄萎病是草莓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之一,在草莓产地普遍发生,除危害草莓外,还危害茄子、番茄、甜瓜、黄瓜和棉花等作物。1.病原及症状: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轮枝孢属侵染所致。草莓黄萎病染病植株新生叶变黄绿色,并扭曲成舟形,表面粗糙无光泽。三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叶变小而成畸形叶。畸形叶多发生在植株的一侧,呈现“半身凋萎”症状。继而下部叶变黄褐色,上部叶自叶缘开始干枯,直至全株死亡。切开被害株根茎、叶柄、果柄横切面,可见维管束褐变。根系减少,根变为黑褐色,甚至腐败,但中心柱不变色。与草莓枯萎病的区别在于黄萎病夏季高温季节不发病,心叶不畸形黄化。2.发病规律:病菌在寄主病残体内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或拟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带菌土壤是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助带病母株、土壤、水源及农具等进行传播,从植株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幼根的表皮和根毛侵入,在植株维管束内繁殖,不断扩散到植株叶及根系,引起植株系统性发病,最后干枯死亡。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发病最适宜气候条件为25℃~28℃,相对湿度60%~85%。草莓黄萎病的发病盛期在育苗中后期、假植期和定植初期。此病危害性大,是顽固性土传病害。土壤通透性差,过干过湿、多年连作、氮肥过多或有线虫为害的地块易导致黄萎病的严重发生。3.防治方法:(1)实行草莓与水稻轮作,避免连作重茬。 (2)采用抗病性较强的章姬、红颊等品种。(3)清除病残体,及时烧毁。(4)药剂防治。在草莓种植前用80%氯化苦或太阳能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再育苗和定植,效果良好;种植后用0.2%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滴灌土壤,当年和第二年都有明显效果;对发病地在发病初期也可用10%多抗灵水剂80倍液浇灌防治。(5)移栽时可用20%苯来特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300~4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300倍液浸根或栽后灌根。
2, 茄子黄萎病怎么治
茄子黄萎病又名凋萎病、黑心病,苗期与成株均可发病,多从门茄座果后开始发病,先是植株下部叶片近叶柄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逐渐发展成半边叶或整叶变黄,叶缘上卷,最后干枯脱落。发病初期,晴天植株萎蔫,早晚尚能恢复,严重后不再恢复,植株枯死。有时同一植株上,部分枝叶发病,其余部分无症状,剖开病茎基部,其木质部呈灰褐色或棕褐色。 茄子黄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轮枝孢属真菌侵染致病。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能长期存活。条件适宜时,病菌从伤口或幼根表皮及根毛直接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带菌土壤是其主要来源,种子亦可带菌传播。病菌主要靠雨水、灌溉和人们农事传播。其适宜发病温度为20-26℃,土壤温度高时发病重,地势低洼、土壤粘重、透气不良、氮肥使用过多时发病重。气温高于38℃时病菌受抑制。 防治方法:综合防治参阅番茄早疫病。如果已经开始发病,主要用药如下: 2000倍天达裕丰+600倍“天达-2116”药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75%甲基托布津6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23%络氨铜4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DT可湿性粉剂3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铜高尚5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黄腐酸盐5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以上药剂任选1种灌根,每株用量150-200毫升,每10天一次,交替灌根2-3次。植株喷洒每7—10天1次,交替用药,连续喷洒2—3次消灭之。
3, 大蒜黄萎病如何防,如何治?
大蒜叶枯病的防治出处:农村大众 作者:天津市植保植检站 一、症状:主要为害叶或花梗。叶片染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其上生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染病易从病部折断,最后在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为害严重时不抽薹。二、发病因素:主要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散发出于囊孢子引起初侵染,后病部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该菌系弱寄生菌,常伴随霜霉病或紫斑病混合发生。三、防治措施:(1)及时清除被害叶和花梗。(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提高寄主抗病能力。(3)于发病初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1:1:100波尔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4, 如何防治茄子黄萎病
茄子黄萎病又叫黑心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较为普遍。据调查:一般发病率40—60%,平均减产15—20%。茄子黄萎病一般多在门茄坐住后开始发病,发病植株大多自下而上,或从一边向全株发展。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及叶脉间变黄,遇天气干旱或晴天中午前后表现萎蔫,但早晚恢复正常。日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半边或整个叶片变黄。至发病后期,病叶由黄变褐,有的叶缘向上卷曲,萎蔫下垂或脱落,严重的病株叶片全部脱光,只剩茎杆。茄子黄萎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栽培管理有密切关系。据调查:一般连作地块,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肥力不足的地块发病重;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幼嫩的和施用未经腐熟的带菌残株有机肥的发病重;灌水后放风不及时的发病重。此外,起苗带土少,伤根多,定植过早,栽苗过深等都会加重发病程度。茄子黄萎病的具体防治措施是:一、处理种子播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小时。二、加强栽培管理深耕,增施肥料。茄子是深根作物,应逐年加深耕层,并增施有机肥,使25—30厘米处的土层充分熟化,以利茄苗生长,提高抗逆性。所用有机肥,一般以人粪尿最好;其次是各种畜禽混合肥。一般亩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左右;茄子坐果后,追施尿素2—3次,每次10—15公斤,使叶片始终保持绿色。另外,实行4—5年轮作制。对纯菜区轮作有困难的,前茬可栽葱、蒜以减轻受害程度。三、防治方法一旦发现中心病株,首先拔除,带离田间深埋。病株周围撒生白灰粉,避免田间操作或浇水而引起进一步扩散。药剂防治可用25%抗枯宁1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用药液200ml,隔7—10天再灌一次。
5, 如何防治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
棉花黄萎病、枯萎病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在同一地区(或田块),或同一棉株上发生,两病的主要症状和区别是:(1)发病时期。枯萎病可从苗期开始发病,蕾期为发病盛期;黄萎病发病较枯萎病晚,一般蕾期才表现症状。(2)棉株病症。黄萎病多从下部叶片发病,逐渐向上发展;枯萎病则自顶端向下发展。黄萎病病株一般不矮缩,叶片大小无变化;而枯萎病有时表现矮缩,叶片常变小皱缩。(3)病株叶片症状。黄萎病叶脉保持绿色,主脉间叶肉变黄,成斑块状,落叶较少;枯萎病顶心叶皱缩,叶脉常变黄,呈现网纹状,常引起早期落叶,直到成光秆。(4)病株茎剖木质部变色。黄萎病茎部剖开后,淡褐色或黄褐色条纹颜色较浅;枯萎病则色较深,变色条纹呈黑褐色。棉花黄萎病、枯萎病的防治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而目前棉花黄萎病、枯萎病已处于发生盛期,防治该病的唯一措施主要是加强田间检查,发现零星发病棉田,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并对病株处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6, 枯黄萎病怎样防治 知道的来帮下忙呀
不知道楼主说的是什么作物的,找了几个作物的希望能对楼主有帮助近几年来,茄子、瓜类、棉花枯黄萎病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发病率40-50%,严重年份发病率达70%以上,甚至绝收,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枯、黄萎病一直被视为不治之症,有植株癌症之称。防治枯、黄萎病,是茄子、瓜类、棉花丰收的保证。一、病害症状1.茄子黄萎病 多在门茄座果后发病,盛果期病株急剧增加,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叶脉间或叶缘萎黄上卷,逐渐向上发展,使半边枝叶变黄枯死,果实僵化不长。因此,又叫半边疯。严重时全株枯死,叶片脱落、变成光秆。剖开根茎可见维管束度成褐色,所以也叫“黑心病”。2.瓜类枯萎病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黄瓜、西瓜、甜瓜等瓜类作物,以大棚、温室黄瓜受害最重。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从开花期到结瓜期发病最重。发病初期植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变黄,根茎部出现渍状,逐渐向上发展。开始叶片中午萎蔫,形如缺水,早晚尚可恢复,3-5天后全株枯死,茎基部纵裂,常流出松香状的胶质物。3.棉花黄萎病 病株从下部叶片发病,逐渐向上蔓延,果枝上的病叶由内向外发展。初期病叶叶肉淡黄,随后叶缘向上卷曲,叶肉变厚,后期叶肉变褐,焦枯脱落,仅剩叶脉,呈“鸡爪状”。剖开茎秆可见维管束度为淡黄色。4.棉花枯萎病 苗期发病多呈黄色网型,低温时出现紫红型或黄化型,阴雨突然转晴变暖时出现青枯型病株。成株发病植株矮缩,叶片深绿变厚,叶缘向下卷曲。夏季高温病株抽出新枝叶,出现畸形。秋季病势加重,叶片从顶端向下枯死脱落,成为光秆。剖开茎秆维管束变成黑褐色。二、发病条件枯、黄萎病发病轻重,与病菌数量,气候因素和栽培条件关系密切。1.气候因素 温度是影响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茄子黄萎病在气温20-25℃,潮湿多雨时发病重。从定植到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5℃的日数越多,发病越早越重。气温超过28℃,病害受到抑制。瓜类枯萎病发病的温度范围广,8-34℃均可发病,以24-28℃最适宜发病。棉花枯萎病在土温20℃时开始发病,25-30℃为发病最适温度,35℃以上病情停止发展。因此,5月中下旬枯萎病趋于严重,6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7-8月气温高,病情减轻,8月下旬温度下降,又形成第二个发病高峰。棉花黄萎适宜发病温度为25-28℃,低于25℃或高于30℃发病缓慢,超过35℃症状隐蔽。棉花花铃期感病力最强,所以7-8月是发病盛期。2.栽培条件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重茬栽培、定植伤根、栽植过稀、生粪烧根等发病均重。三、防治技术枯、黄萎病菌生存力强,传播快、危害大、防治难。不仅要注重农业措施防治,更要搞好药剂防治。在药剂防治上,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可有效控制枯、黄萎病。用96%的恶霉灵3000倍液+天达-2116棉花专用型600倍液,对整个棉田喷雾,抑制枯、黄萎病发展,对发病植株用96%恶霉灵6000倍液+天达-2116壮苗专用6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克,对重病、死亡植株及时拔除深埋,棉穴用氯化苦,96%恶霉灵灭菌处理。1.黄萎病:速效性强,渗透内吸性好,对黄萎病菌有极强的预防和杀灭作用。在茄子黄萎病发病前用黄萎绝600-800倍液喷洒预防,在发病初期用黄萎绝600-800倍液灌根治疗,每株浇灌100毫升,5-7天灌一次,连续灌根2-3次,病株迅速恢复健康生长,病株恢复率达90-91%。如配合叶面喷施黄腐酸盐,防效更佳。2.治枯灵: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特效新药,在发病初期每袋治枯灵加水25公斤喷施病株,以茎叶全湿不滴水为宜,一般5-7天后病株长出新叶,病株恢复率93%以上,增产35-53%。3.杀菌壮:具有营养、促长、治病多种功能,对根部保根促长,对茎叶促长促壮,对花果保花保果、对病害防病治病。在茄子黄萎病发病前用杀菌壮5000-8000倍液喷施预防。在发病初期用杀菌壮5000-6000倍液喷施病株治疗,两天见效,三天长出新叶,重病田7-10天再喷一次。天旱时或重病株用杀菌壮3000-6000倍液灌根,可使枯株复活、病株复康、弱株复壮,病田增产50%左右,重病田增产幅度更大。因为是网上找的资料,个人不太懂这一行,最好青椒下农技师之类专家
相关概念
发病
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
黄萎病
植物黄萎病是危害较为严重的维管束病害,其病原菌主要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和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alboatrum),为半知菌亚门、淡色孢科、轮枝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