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乌龙茶有哪些特点?
乌龙茶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喜爱的天然饮料,不仅是因它具有独特风味,而且因为乌龙茶对人体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人体所需要的86种元素,已查明茶叶有28种之多,所以说乌龙茶是人体营养的补充源,乌龙茶对开发慧、预防衰 老、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细菌结构和消化、解毒方面的功效,已被许多科学家研究所证实,因此它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调节剂。同时乌龙茶还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和辅助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逐渐从“温饱型”转向“美食型”和“保健型”。茶叶这种奇妙的饮料将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1、优质乌龙茶的特点凡品质上乘,有品牌、有产量的商品茶,方可称为“优质乌龙茶”。更为科学的说,优质乌龙茶应有以下几方面的简要特点:①具有优越茶园生态条件和优良的茶树品种;②在省级以上茶叶评比中获过奖,并有一定知名度;③品质优异,风格独特,能被一定范围的消费者所青睐;④具有一定的数量,且经济效益高;⑤卫生、农残及重金属指标符合国家标准。2、冻山乌龙茶的特点上选品:外观色泽墨绿鲜艳并有灰白点状的青蛙皮斑,条索紧结弯曲。 干茶有强劲的芳香。 冲泡后汤色呈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桂花香。汤醇厚甘润,回甘强。水性长。叶底 底边缘有红边。 叶中部分呈淡绿色(发酵适当)。次级品 :色泽带黄或呈黑褐色, 形状粗松或稍弯而不卷曲,干茶香气低。 冲泡后汤色暗黄开淡黄,汤味缺乏甘醇且带苦涩,回甘弱,水性短。 叶底边缘无红色。叶有断碎,或呈暗褐色多者乌龙茶是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叶色常有红边,汤色金黄,有花香。乌龙茶主产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产地不同,品质稍有差别,因此乌龙茶可分为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四类。(1)闽北乌龙茶,主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主要有武夷岩茶、闽北水仙、闽北乌龙等几个品类。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的丛山峻岭之中,因茶树品种不同,有不少“名枞”,最出名的名枞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此外还有十里香、金锁匙、不知春、吊金钟、瓜子金、金柳条等普通名枞。除了名枞之外,还有以品种命名的单枞,如奇兰、乌龙、梅占、肉桂、雪梨、桃仁、毛猴等。闽北乌龙茶外形条索状,色泽乌褐,香气高而持久。还有一种产于崇安八角亭的束状乌龙茶,是用彩色丝线将数枝茶条捆扎成龙须状而后烘干,故称“龙须茶”,是民间往来的重要礼品茶。(2) 闽南乌龙茶,主产于福建南部安溪一带,最著名、品质最好的是安溪“铁观音”和“黄金桂”,铁观音是用铁观音品种芽叶所制,黄金桂是用黄棪品种芽叶所制。这两种乌龙茶,外形曲呈青蜓头状,汤色金黄,有兰花香,耐冲泡,多次冲泡后仍有余香。闽南乌龙茶所用品种还有佛手、毛蟹、本山、奇兰、梅占、桃仁、香椽等。若以这些品种混合制作或单制混拼而成的乌龙茶,统称“色种”。(3)广东乌龙茶,主产于广东潮州地区,凤凰单枞和凤凰水仙是广东乌龙茶中的最优秀产品。近年来,广东的石古坪乌龙和岭头单枞(即白叶单枞)也较出众。其次是产于饶平县的饶平色种。广东乌龙茶外形条索状,色泽棕褐,汤色金黄,滋味浓厚,有甜香味。(4)台湾乌龙茶,主产于台北、南投、台中、桃园、苗栗、嘉义、花莲等地。台湾乌龙茶依据其做青发酵程度不同,可分为轻发酵乌龙茶、中发酵乌龙茶和重发酵乌龙茶三类。清香乌龙茶及部分轻发酵包种茶(文山包种)属轻发酵乌龙茶,其品质特征是色泽青绿(似绿茶)、冲泡后汤色黄绿,花香突出,叶底青绿,基本上看不出有红边现象。中度发酵乌龙茶主要有冻顶乌龙、木栅铁观音和竹山金萱等。其品质特征是外形多数为半球形颗粒状,也有曲卷状,色泽青褐,汤色金黄,有花香和甜香,滋味浓醇,叶底(指冲泡后的茶叶称)多数黄绿,看得出有少量红边。重度发酵的乌龙茶有白毫乌龙(包括台湾乌龙、膨风茶、香槟乌龙、东方美人等)。其品质特点是色泽乌褐,嫩芽有白毫,汤色橙红,有蜜糖香和果味香。
2, 乌龙茶有哪些特点,各有什么特点
乌龙茶作为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乌龙茶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署、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一、防癌症1998年6月15日《健康报》(记者郑远翔)报道:不久前,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毒理和化学研究室副研究员韩驰和她的助手徐勇,进行茶叶在动物体内的抑癌试验。他们分别给大白鼠喂安溪铁观音等五种茶,同时给予喂人工合成的纯度大于99.8%的致癌物甲基卡基亚硝胶。三个月后,大白鼠食道癌发生率为42-67%,患癌鼠平均瘤数为2.2-3个。而未饮茶的大白鼠食道癌发病率为90%,患癌鼠平均瘤数为5.2个,五种茶叶抑癌效果为安溪铁观音最佳。与此同时,他们还进行另一种试验,即用亚硝酸纳和甲基卡胶做致癌前体物,结果发现,饮茶组的大白鼠无一发生食道癌,未饮茶组发生率为100%。这一结果证明,茶叶可全部阻断亚硝胶的体内内源性的形成。二、降血脂1981年,日本和洋女子大学宫川丰美和川村一男教授,就乌龙茶对动物脂肪代谢的影响进行试验,证明能显著抑制血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的增加。1983年,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观察了一组血中胆固醇较高的病人,在停用各种降脂药物的情况下,每日上下午两次饮用乌龙茶,连续24周后,病人血中胆固醇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进一步的动物试验表明,乌龙茶有防止和减轻血中脂质在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饮用乌龙茶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红细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这对于防止血管病变,血管内血栓形成以及中医?quot;瘀血症\"均有积极意义。此外,体外血栓形成试验,也表明乌龙茶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三、抗衰老1983年,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进行抗衰老试验表明,他们分别加喂乌龙茶和维生素E的两组动物,肝脏内脂质过氧化均明显减少,这说明乌龙茶和维生素E一样有抗衰老功效。人体试验还表明,在每日内服足量维生素C情况下,饮用乌龙茶可以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而维生素C的抗衰老作用早已被研究证明。因此,饮用乌龙茶可以从多方面增强人体抗衰老能力。1985年10月王泽农教授访问安溪茶乡时,赋诗一首,对安溪乌龙茶的保健功效作了高度的概括:安溪芳若铁观音,益寿延年六根清。新选名茶黄金桂,堪称妙药保丹心。久服千朝姿容美,能疗百病体态轻。
3, 乌龙茶的特点有哪些?
乌龙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降低血压、抗氧化、防衰老及防癌等作用。乌龙茶原为茶叶品种名称之一。一般的认识制成品的乌龙茶和包种茶都属于半发酵茶。乌龙茶』是台湾最早外销的茶叶,首见于1869年英商 john dodd 以formosa oolong tea 的商标销往纽约,也因此打开台茶外销之门,其制作工艺源自大陆福建武夷,是半发酵茶的一种。目前中国大陆 所有半发酵茶均称乌龙茶。70年代前台湾商检局只把重度发酵的香槟乌龙或白毫乌龙或番庄乌龙列入乌龙茶品目。包种茶』名称首见于1872年大稻埕乌龙茶滞销,运往福建熏花加工制成包种茶。有一说法:早期茶叶包装以棉纸内外相衬,四两包成一四方包,外侧盖上商家店号、商标,其内所包之茶为半发酵茶,所以包种茶就是半发酵茶的一种。民国38年到70年代,中华民国商品检验局,把所有轻、中度发酵的茶〈包括:直条状的文山包种茶、半球状的冻顶乌龙茶、铁观音、花茶??等〉,都列入包种茶分类检验。目前『包种茶』专指揉捻成直条型的轻度发酵茶,产地包括北部文山茶区,及桃、竹、苗等地。『乌龙茶』则代表所有半发酵茶的通称,产地遍布全省中高海拔产茶区;冻顶乌龙、高山乌龙等等在品种名前冠以产地,代表该地所生产球状半发酵茶〈请注意:其品种不一定是青心乌龙〉。当前广义的解释,包种茶也属于乌龙茶〈因为好的『包种茶』也要用青心乌龙种制作〉。台湾省现有之品种中以青心乌龙、台茶12号、台茶15号、武夷、水仙、佛手、枝兰(台农101)、四季春等制造包种茶品质较优。黄心乌龙、台茶5号、青心大冇、红心大有、大叶乌龙、红心乌龙及硬枝红心等次之。以下简单介绍几种:白毫乌龙 :俗称「膨风茶」,全世界仅台湾产制,最高级的具有明显的蜂蜜味,香味属熟果香,滋味圆柔醇厚,英国品茗家赞美此茶为「东方美人」或「香槟乌龙」或「番庄乌龙」。茶叶幼嫩,以夏季制造、具有多量白毫芽尖者为上品。茶的形状呈现花朵般带有红、黄、白、黑、绿五种颜色。以新竹北埔、峨嵋、苗栗老田寮与文山茶区为主要产地。文山包种茶:条索紧结、叶尖自然卷曲、枝叶连理,色泽墨绿带丽色,嫩叶金边色隐存;水色密绿鲜艳浮丽色、澄清明丽水底光;香气幽雅,飘而不腻;滋味圆滑富活性,落喉甘润韵无穷。这些品质表都是文山包种茶的特色,也是它迷人的地方,有如青春少女,活泼、清纯、柔媚。冻顶乌龙茶:鹿谷乡的冻顶乌龙茶向来远近驰名,其之所以会取名为「冻顶」,是因为当年居住在山下的居民,为了登顶耕种需上山、下山,因时常下雨而路滑,往往要用脚指尖挡住路土,才能顺利前进,所以山名叫冻顶,渐又顺取为茶名,这就是「冻顶乌龙茶」命名的由来。铁观音: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4, 乌龙茶的特点是有哪些?
乌龙茶又称青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其发酵成都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其品质既有红茶之甘醇,又有绿茶之清香。特征是绿叶红镶边,即叶片的中心为绿色,茶叶的边缘经发酵变为红色。乌龙茶的制作,其工序概括起来可分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其中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乌龙茶因其 的方式不同,分为“跳动做青”“摇动做青”“做动做青”三种方法。经过现代科学的分析和鉴定,乌龙茶中含有机物成分多大450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40多种。发酵后,其中茶多酚、儿茶素、各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台湾乌龙茶泡法与福建、广东的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台湾乌龙茶泡法与福建和广东潮汕地区的乌龙茶冲泡方法相比,它突出了闻香这一程序,还专门制作了一种与茶杯相配套的长筒形闻香杯。另外,为使各杯茶汤浓度均等,还增加了一个公道杯相协调。
5, 乌龙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乌龙茶闻名中外,有茶中“明珠”之称。它的诞生,增添了中华茶叶的光辉,曾博得中外历代名人诗人们的赞颂和讴歌。乌龙茶的特点:一是,乌龙茶冲泡之后,有一股浓郁“如梅似兰”的幽香。其所特有的花香、果香,并非茉莉、珠兰、玉兰的鲜花警制而成,而是由乌龙茶的茶树品种、气候、季节以及独特的工艺引发出来的。二是,乌龙茶滋味醇厚回甘。品饮乌龙茶有“喉韵”的特殊感受,即茶汤过喉徐徐生津,而有回味,细加品味,似嚼之有物。由于乌龙茶的产区、茶树品种的不同,它的特征也有不同。武夷岩茶滋味浓醇清活,生津回甘,浓饮而不苦涩,这种特有的韵味,叫“岩韵”。安溪铁观音滋味浓厚滑爽,浓饮稍苦涩,后回甘,历久犹有余香,这种独特的韵味,称之为“观音韵”或“音韵”。三是,乌龙茶的叶底边缘呈红褐色,而当中部分为淡绿色,形成奇特的“绿叶红镶边”,这就是乌龙茶特有的工艺,形成半发酵的特征。乌龙茶所具有的独特的品质特征,是由于它别具一格的制造工艺所形成的。乌龙茶的制造过程,与红茶、绿茶不一样,其工艺要复杂得多。王草堂的《茶说》(1717年),是对乌龙茶制造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乌龙茶文献之宗。它记述了乌龙茶采制的基本要求,主要的品质特征。这些和现行的乌龙茶制造工艺的基本要求,还是一致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第一,乌龙茶的采制季节与品质。采制分为春、夏、暑、秋四个季节(闽北仅有春、夏、秋三季)。各季节的品质不同,春茶香、味均佳,品质最好;秋茶其次,夏、暑茶较差。第二,乌龙茶的制造。有萎凋(晒青)、摇凉青、炒青、焙茶和拣梗等主要工艺程序。晒青指“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摇青指“摊而1”。1是摇的意思,即晒青后摇青.晒青、摇青、凉青,也即现行的做青。做青的程度,“俊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即掌握“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独武夷炒焙兼施”“既炒既焙”。焙后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第三,成茶品质特征。概括为“半青半红”,把乌龙茶半发酵的特征突出出来。第四,乌龙茶工艺复杂。要心专手敏,要前后工序整体配合。“如梅斯馥兰斯馨,心闲手敏工夫细”。乌龙茶按发酵程度的深浅,即制造过程中做青程度不一,引起茶多酚氧化程度不同,形成的品质特厂征,可以划分为下列三类:1.包种茶:茶多酚轻微氧化。萎凋水分减少率低,主适为台湾乌龙的一半。做青发酵程度较轻,红色部分占全叶面积的20-30%,稍带青绿。2.传统乌龙茶:武夷岩茶(包括闽北水仙、广东凤圣凰水仙、单丛和岭头单丛)、安溪铁观音(包括福建、灌广东的色种几乌龙)发酵程度比台湾乌龙轻,比包种茶重,红色部分约占全叶面积的30%。3.台湾乌龙:发酵程度较重,红色部分约占叶面积的70%。汤色偏红或呈珑拍般橙红色。
名词解释
乌龙茶
乌龙茶(英语:Oolong tea),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 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绿叶红边,既有绿茶的清新,又有红茶的甜,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有突出效果,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
做青
制造乌龙茶的特有工序之一。做青能适当调节萎凋过程中水分蒸发和内含物自体分解。做青叶受机械力作用,叶缘细胞部分组织受损伤,促使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聚合、缩合,产生有色物质和促进芳香化合物的形成。做青由摇青和晾青两个过程组成。在摇青过程中,叶片组织因振动而增强细胞吸水力,增进输导组织的输送机能,茎梗里的水分通过叶脉往叶片输送,梗里的香味物质随着水分向叶片转移,水分从叶面蒸发,而水溶性物质在叶片内积累起来。由于梗脉中的水分向叶片渗透,使摇青后叶子恢复苏胀状态,称为还青,俗叫还阳。摇青之后进入晾青,晾青又称静置、等青、摊青。在晾青过程中,做青叶处于相对停止状态,叶片继续蒸发水分,叶片失水多,梗里失水少,叶片又呈凋萎状态,称为退青。在做青过程中,叶片进行着萎凋的化学变化,绿色逐渐减退,边缘部位逐渐变红。通过5~7次的摇青和晾青的交替进行,当叶子呈现边缘红(朱砂红),中间青(或黄绿),叶脉透明,形状如汤匙,外观硬挺,手感柔软,散发出浓郁的桂花香(或兰花香),便是做青适度。
发酵
发酵(fermentation,别称酦酵)是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生物、化工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