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
知识中心
资讯
  • 资讯
  • 产品
  • 供应商
您的位置: 朵拉利品网 >  知识中心 > 交流高压信号电源 交流信号与直流电源
交流高压信号电源 交流信号与直流电源
2020-06-16 02:36:26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交流信号与直流电源



市电进入电源,首先要经过扼流圈和电容,滤除高频杂波和同相干扰信号。然后再经过电感线圈和电容,进一步滤除高频杂波。接下来再经过由 4 个二极管组成的全桥电路整流(编者注:也有半桥等其他电路),和大容量的滤波电容滤波后,电流才由高压交流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虽然经过了交流到直流的转变过程,但这还只是个先头工序,电流还是不能直接供给设备使用的,还要做进一步的调整。经过了交直转换后,电流就进入了整个电源最核心的部分:开关电路。开关电路主要由两个开
--------------------------------------------------------------------------------
Page 2
关管组成,通过它们的轮流导通和截止,便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率的脉动直流电。接下来,再送到高频开关变压器上进行降压。经过高频开关变压器降压后的脉动电压,同样要使用二极管和滤波电容进行整流和滤波,此外还会有 1、2 个电感线圈与滤波电容一起滤除高频交流成分。经过上面一系列工序后,输出的的电流,才算真正完成设备所需要的较为纯净的低压直流电。

2, 为什么高压变电站用交流电??



通信交流供电系统组成及原理:
1、主用交流电源(一般是市电,特殊可用风电等)
2、备用交流电源(油机发电机组或者燃气发电机组等)
3、高压开关柜
4、电力降压变压器
5、低压配电屏
6、低压电容屏
7、交流调压稳压设备
8、连接馈线[1]
具有以下特点:
1. 电信局的电源一般由高压电网供给。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重要通信枢纽局一般由两个变电站引入两路高压电源,并且用专线引入,一路主用,另一路备用。
2. 电信局内通常设有降压变电室。室内装有高、低压配电屏和降压变压器。通过这些变、配电设备,将高压电源(一般为10 kV)变为低压电源(三相380 V),为整流设备和照明设备供电。
3. 在高层通信大楼中,为了缩短低压供电线路,降压变电站可设在主楼内,此时,电力变压器应选用干式变压器,配电设备中的高压开关应选用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
4. 为了不间断供电,电信局内一般配有油机发电机组。当市电中断时,通信设备由油机发电机组供电。采用无人值守自动启动油机发电机组,当市电中断时,能自动启动。由于市电比油机发电机供电经济可靠,因此,在有市电的条件下,通信设备由市电供电。
5. 通过低压交流配电屏完成低压市电和油机发电机的转换。低压交流配电屏将低压交流电分别送给整流器、照明设备和空调装置。它还能监测交流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当市电中断或电压发生较大变化时,自动发出告警信号。
6. 为了确保通信电源不中断、无瞬变,采用静止型交流不间断电源(UPS)。该电源系统一般由蓄电池、整流器、逆变器和静态开关等部分组成。市电正常时,市电经整流和逆变后,给通信设备供电,此时,蓄电池处于并联浮充状态。当市电中断时,蓄电池通过逆变器(DC/AC变换器)给通信设备供电。通过交流静态开关完成逆变器和市电的转换。

名词解释


滤波

滤波(Wave filtering)是将信号中特定波段频率滤除的操作,是抑制和防止干扰的一项重要措施,滤波分为经典滤波和现代滤波。

电容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定义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英文名称:capacitor。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电容与电容器不同。电容为基本物理量,符号C,单位为F(法拉)。 通用公式C=Q/U平行板电容器专用公式:板间电场强度E=U/d ,电容器电容决定式 C=εS/4πkd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

高频

高频是用感应电流使工件局部加热的表面热处理工艺。这种热处理工艺常用于表面淬火,也可用于局部退火或回火,有时也用于整体淬火和回火。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苏联先后开始应用感应加热方法对零件进行表面淬火。随着工业的发展,感应加热热处理技术不断改进,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它不但可以对工件整体加热,还能对工件局部的针对性加热;可实现工件的深层透热,也可只对其表面、表层集中加热;不但可对金属材料直接加热,也可对非金属材料进行间接式加热。等等。因此,感应加热技术必将在各行各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