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西北行营 解放战争国民党有几大行营及领导
2020-06-05 02:18:12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解放战争国民党有几大行营及领导
解放战争时期1、1946年7月武汉行营主任:程潜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西北行营主任:张治中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广州行营主任:张发奎重庆行营主任:何应钦衢州绥靖公署主任:余汉谋国民党军在1946年夏各部参战情况:国军各战区部队 总兵力 参战兵力东北行营 8个军 几乎全部参战北平行营 10个军(师) 少数部队助攻太原绥靖公署 5个军 少数部队助攻西北行营 8个军(师) 全部未参战郑州绥靖公署 15个军 约半数参战徐州绥靖公署 20个军(师) 几乎全部参战武汉行营 8个军(师) 少数参战衢州绥靖公署 3个军(师) 全部未参战广州行营 4个军 全部未参战其他单位 10个军(师) 全部未参战合计 91个军(师) 约40个全部未参战2、1948年8月时基本没有行营的称谓了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傅作义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刘峙华中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白崇禧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主任:张治中重庆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广州绥靖公署主任:宋子文衢州绥靖公署主任:汤恩伯
2, 抗战时期,国民党战区划分
1937年8月20日,军事委员会颁布战区及战斗序列,成立五个战区:第一战区为河北及鲁北地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下辖第一、二、十四集团军;第二战区为晋察绥地区,司令长官为阎锡山,下辖第六、七、十八集团军(八路军);第三战区为京沪杭地区,司令长官为冯玉祥(后改由蒋介石兼),下辖第八、九、十、十五、十九集团军;第四战区为闽粤地区,司令长官为何应钦,下辖第四、十二集团军;第五战区为鲁南及苏北地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后改为李宗仁),下辖第三、五集团军;另将西南各省部队编为一、二、三、四四个预备军,随时听候调遣。1937年9月17日,军事委员会划津浦路北段为第六战区,以冯玉祥为司令长官。1937年10月26日,增设第七战区,以刘湘为司令长官,下辖第八、十五、二十三集团军,在长江下游沿岸布防。1938年2月,军事委员会重新划分战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为程潜,在平汉路作战;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为阎锡山,在山西作战;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为顾祝同,在苏浙作战;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为何应钦,在粤桂作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为李宗仁,在津浦路作战;第六、第七战区撤销,增设第八战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守备甘宁青地区。1938年6月14日,增设第九战区,以陈诚为司令长官,组织武汉保卫战。1938年11月军令部在南岳召集军事会议。会议决定撤销广州、重庆、西安行营,增设直属于军事委员会的战地党政委员会,并根据战局变化对战区进行了调整。第一战区,辖河南及安徽一部,司令长官为卫立煌(1947年3月改编为西安绥靖公署);第二战区,辖山西及陕西一部,司令长官为阎锡山(1948年改制为太原绥靖公署);第三战区,辖苏南、皖南及浙闽两省,司令长官为顾祝同;第四战区,辖广东、广西两省,司令长官为张发奎;第五战区,辖皖西、鄂北及豫南,司令长官为李宗仁;第八战区,辖甘宁青及绥远一部,司令长官为朱绍良(后改制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第九战区,辖鄂南及湘赣两省,司令长官为陈诚(由薛岳代理);第十战区,辖陕西省,司令长官为蒋鼎文;另设鲁苏战区、冀察战区两个游击战区,分别以于学忠、鹿钟麟为总司令。因南北战区相距数千里,难于统一指挥,1938年12月,军事委员会设立桂林行营、天水行营,分任西南、西北各战区的作战指挥。桂林行营统辖第三、四、九战区,天水行营统辖第一、二、五、八、十战区及鲁苏、冀察战区。1939年2月,撤销重庆行营,改在成都及西昌分别设立成都行辕和西昌行辕。10月,恢复设置第六战区,以陈诚为司令长官。12月,增设昆明行营。1940年4月,撤销桂林行营、天水行营。5月15日,撤销第十战区。1945年1月,军事委员会再次调整战区及战斗序列,撤销第四战区、鲁苏战区,恢复设置第十战区(1945年10月改为衢州绥靖公署,1949年1月18日改为福州绥靖公署),增设汉中行营(即后来的华北剿总)、赣州行辕。抗日战争胜利前后,重庆国民政府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主要是为了接收日本占领区与对抗中国共产党做好准备。1945年6月26日,增设第十一战区(后来的保定绥靖公署)、第十二战区(后来的张垣绥靖公署),分别以孙连仲、傅作义为司令长官,准备接收华北。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蒋介石划中国战区为15个受降区,由中国国民党所属部队分别接收侵华日军128万余人投降。其中,第十一战区接收平津和冀鲁,第十二战区接收热河、绥远和察哈尔。军事委员会于1945年9月设立北平行营(也就是后来的华北剿总)、东北行营(后来的东北剿总)。10月,撤销昆明行营。12月,设立武汉行营(后来的华中剿总)。1946年3月,设立西北行营(后来的西北军政长官公署)。4月,撤销成都行辕,改设重庆行营。
4, 国民党有几个战区
不同时期战区个数不同:一、1937年8月:1、第一战区:河北,山东(黄河以北)司令长官:蒋中正。2、第二战区:山西,绥远,察哈尔,司令长官:阎锡山。3、第三战区:江苏(长江以南),浙江,司令长官:冯玉祥。4、第四战区:福建,广东 司令长官:何应钦。5、第五战区:山东(黄河以南),江苏(长江以北)蒋中正二、1938年11月:1、第一战区:河南及安徽,司令长官:卫立煌。2、第二战区:山西及陕西,司令长官:阎锡山。3、第三战区:苏南,皖南,浙江,福建,司令长官:顾祝同。4、第四战区:两广,司令长官:张发奎。5、第五战区:皖西,鄂北,豫南,司令长官:李宗仁6、第八战区:甘肃,青海,宁夏,绥远,司令长官:朱绍良。7、第九战区:江西,鄂南,湖南,司令长官:陈诚。8、第十战区:陕西一部:司令长官:蒋鼎文。9、苏鲁战区:司令长官:于学忠。10、冀察战区:总司令;鹿钟麟11、六、七战区被撤销三、1945年5月新设第十一、十二战区,分别以孙连仲、傅作义为司令长官,准备接管华北。各战区主要事迹: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七七事变后指挥平汉路抗日,1938年起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主席。曾指挥兰封会战等大战役。6月,炸开开封花园口黄河大堤。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阎锡山可以说是山西士皇帝,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一手抓军政,一手抓经济,把山西经营的很好,抗日时期担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顾祝同是蒋介石忠将,他为人圆滑在国民党不结仇人,一直都得蒋介石的重用,在七·七事变后,他所在第三战区的部队,一直处在日军和汪伪军的包围中作战。顾祝同采取稳定内部,保存实力,持久防御的方针,1945年顾祝同升任军事委员会赣州行辕(后改东南行辕)主任,指挥第七、第九两战区,同时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何应钦在国军地位一直都是高位,尽管他在西安事变曾以武力解救蒋,还有人说他想坐蒋介石的座子 、蒋和何虽有矛盾,但由于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在蒋回南京后,何仍留任军政部长一职。在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等职。第五战区 司令长官李宗仁桂系老大和白崇禧人称李白,而桂系也是民国最势力的军阀,在抗日期他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并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歼灭日军二万余人的重大胜利。第六战区 司令长官:冯玉祥有倒戈将军,布衣将军之称的冯玉祥,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第三战区督导长官、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军政部部长、军政部陆海空军抚恤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不久受蒋排挤离职,仍奔走于鄂、豫、湘、黔、川等省,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第七战区 司令长官:刘湘四川王之称的刘湘,在逝前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在抗战八年四川也是牺牲人口最多的省,打出了无川不成军,可惜出师未捷,刘湘的川军整23集团军,刘湘专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不久后在汉口就去世了,后追赠刘湘陆军一级上将。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蒋中正蒋中正就是蒋介石,可以说蒋介石是抗战第一大功臣,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同时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歼敌最多的中国将军,抗战时期,指挥过四次长沙大会战,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曾获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自由勋章,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百战名将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战区
名词解释
公署
公署,读作gōngshǔ,汉语词语,是指旧时公务人员办理政事的处所。
绥靖
绥靖政策是指二战前英美法等国姑息法西斯侵略者,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的一种政治阴谋。 经历一战的洗礼后,英法两国急需恢复经济,而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不愿看到苏联的兴起,便与英法一道,牺牲小国利益,将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1938年,在其操纵下,利用慕尼黑会议,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1940年6月,法国沦陷,绥靖政策随之破产。 绥靖政策使得法西斯的侵略野心不断膨胀,加剧了二战扩大的速度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