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
知识中心
资讯
  • 资讯
  • 产品
  • 供应商
您的位置: 朵拉利品网 >  知识中心 > Pentium 2117U 英特尔 Pentium 2117U与i5
Pentium 2117U 英特尔 Pentium 2117U与i5
2020-06-03 10:20:53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英特尔 Pentium 2117U与i5



提高处理器运算部件的利用率。多线程技术则可以为高速的运算核心准备更多的待处理数据,缓和由于数据相关或Cache未命中带来的访问内存延时。I5可以睿频到2!这两款U区别很大的;线程双核双线程
制程工艺 22nm
TDP功耗 17W
主频 1。而且I系列是有睿频的、乱序的超标量处理,奔腾的那款CPU差了不少一个档次:
Intel Pentium 2117U处理器系列奔腾双核
核心名称 Ivy Bridge
核心/:
多线程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宽发射,让同一个处理器上的多个线程同步执行并共享处理器的执行资源,这就是为什么叫酷睿了;线程
22nm 制程工艺
17W TDP功耗
1,几乎不用增加额外的成本就可以显著地提升效能.7GHz 主频
512KB 二级缓存
3MB 三级缓存
就框架和制作工艺来说,SMT处理器几乎和传统的宽发射超标量处理器一样。SMT最具吸引力的是只需小规模改变处理器核心的设计.6GHZ。综合一比较,详细如下。当没有多个线程可用时你好,减少运算核心的闲置时间.06GHz Pentium 4开始,一个是四线程,但是在多线程的处理上Intel Pentium 2117U相比就差了许多.8GHz
二级缓存 2*256KB
三级缓存 2MB
第三代i5 处理器系列 Intel Core i5-3317U
Ivy Bridge 核心名称
双核四线程 核心/。Intel从3。SMT可通过复制处理器上的结构状态,一个是双线程,简称SMT,是没有多大的区别,所有处理器都将支持SMT技术。下面的线程的介绍,奔腾就不行。 Intel Core i5-3317U 是它的双倍

2, 笔记本电脑处理器用奔腾2117U好吗?



先看下大致参数吧:
奔腾2117U:22nm工艺,1.8GHz主频,2MB的三级缓存,TPD 17W;
赛扬G550:32nm工艺,2.6GHz主频,2MB的三级缓存,TPD 65W;
两款CPU都是双核双线程,G550虽然工艺落后一代,但是主频全面压制2117U(高出40%),光着一项参数就足以完胜2117U。另桌面级与移动级CPU的区别就是桌面级的功耗远大约移动级,这其实也是性能的另一种体现。
G550大约是22nm移动CPU i3 3217U的性能,从这点上来说也可以明显看出性能好坏了。

3, 笔记本电脑处理器用奔腾2117U好吗?



可以升级成Intel 酷睿i7 3630QM。
Intel 酷睿i7 3630QM参数信息:
1. CPU系列 英特尔 酷睿i7 3代系列;
2. CPU主频2.4GHz;
3. 最高睿频3400MHz;
4. 总线规格DMI 5 GT/s;
5. 三级缓存6MB;
6. 核心架构Ivy Bridge;
7. 核心/线程数四核心/八线程;
8. 制程工艺22nm;
9. 指令集AVX,64bit;
10. 功耗45W 。

名词解释


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是1971年推出的一个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 CPU包含运算逻辑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等,并具有处理指令、执行操作、控制时间、处理数据等功能。其自产生以来,在逻辑结构、运行效率以及功能外延上取得了巨大发展。

线程

线程(英文:thread),台湾地区译为执行绪(英文:thread ofexecution)、绪程,操作系统技术中的术语,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它被包涵在进程之中,是行程中的实际运作单位。一条线程指的是进程中一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一个进程中可以并行多个线程,每条线程并行执行不同的任务。在Unix SystemV及SunOS中也被称为轻量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es),但轻量进程更多指内核线程(kernel thread),而把用户线程(user thread)称为线程。计算机科学术语,指运行中的程序的调度单位。

Intel

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oration)是一家设计和生产半导体的科技企业,由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和安迪·格鲁夫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联合创立。 1971年,英特尔推出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2002年,在深圳成立英特尔亚太区应用设计中心;随后收购芯片厂商“Altera”和德国无人机公司“Ascending Technologies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