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
知识中心
资讯
  • 资讯
  • 产品
  • 供应商
您的位置: 朵拉利品网 >  知识中心 > 景德镇白瓷定制 景德镇的陶瓷
景德镇白瓷定制 景德镇的陶瓷
2019-07-04 18:04:41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景德镇的陶瓷



景德镇地区的制陶业“始于汉世”(东汉,公元25-220年),此时的陶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粗用”,并不远销。因此,影响所及,极为有限。
景德镇地区“水土宜陶,陈(陈代公元557-589)以来土人多业此,镇陶自陈代以来名天下。”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人赵概对景德镇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烧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制瓷师主”,立庙奉祀。隋(公元581-618年)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镇陶瓷已开始名扬天下。
宋代,景德镇瓷器以灵巧、典雅、秀丽的影青瓷而着称于世。这种影青瓷(青白瓷)是在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烧造成功的。元代景德镇成功地烧造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这是两种极具特色和名贵的品类。明时的景德镇官民竞市,“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景德镇真正成了“天下窑器之所聚”之地。
永乐时,景德镇成功地烧出了玲珑瓷,到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又造出精细的青花玲珑瓷,玲珑瓷碧绿透亮,青花青翠幽雅,融为一体,引人入胜。
明代景德镇的高温单色釉(烧出温度在1200℃以上)和低温单色釉(烧成温度在1200℃以下)瓷器都有很大发展。白瓷的制作,明代各朝都有烧造,各臻其妙。永乐的洁白甜净;宣德(公元1426-1435)的汁水莹厚如堆脂,光莹如美玉;嘉靖的纯净无杂;万历的透亮明快;无不使人叹服称奇,爽心悦目。
清代前期的景德镇制瓷业,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无论是产品造型、装饰技法、还是装饰题材、装饰风格,都达到了“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诸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的极度繁荣境界,制瓷技术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
清代前期的御窑厂,名窑辈出,创新层出不穷。康熙年间著名的官窑有“臧窑”、“郎窑”。康熙年臧窑,“厂器也”,为督陶官臧应选所造。从乾隆中期开始,景德镇的瓷业已露衰落之端倪,到晚清而日趋衰落,道光以后,一直到公元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景德镇瓷业一直处于萧条状态,“故乾隆一朝,为清极盛时代,亦为一代盛衰之枢纽”《饮流斋说瓷》。
清末和民国时期,战争不断,景德镇陶瓷走下坡路。

2, 景德镇最有名的瓷器有几种?



【景德镇四大名瓷】
1、《青花瓷》 2、《玲珑瓷》 3、《粉彩瓷》 4、《颜色釉瓷》
一、青花瓷
●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当时烧制就已经十分成熟,至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就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清代唐、雍、、乾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成就更加显著。新中国成立后,青花器皿由过去的单件为主,发展成以配套为主,画面更加精美。
二、玲珑瓷
三、粉彩瓷
●粉彩瓷在工艺上是在陶瓷颜料中调入“玻璃白”因此使画面具有粉质感,立体感也很强,所绘图象表现力强,融汇中国工笔重彩的构图与技法,画面浓淡相间,阴阳衬托,形象生动,线条工细流畅,色彩清丽粉润,而且色彩柔和,细腻,雅致,不论山水景物,人物故事,花卉鸟兽、草木虫鱼以及静物图案均可入画,极富诗情画意。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相当精致,乾隆年间达到很商的艺术水平。
四、颜色釉瓷
●颜色釉瓷突起色釉瓷。有许多种类别:通体一色者称单色釉,多色相间者称花釉,烧成温度在1200度以上的叫高温颜色釉,1000度以下的叫低温颜色釉。釉料中含粘土、石英和助熔剂。着色剂主要有含铜、铁、钴、锰等化合物。低温颜色釉大多以自然界中的景物、动植物命名,为象牙窑红等。明、清两代的颜色釉瓷色彩就十分丰富,再经新中国成立后50余年的发展,更是无色不备,除恢复传统色釉56种外,又创新各种色釉60多种。为凤凰衣釉、彩虹釉等等。色彩非常丰富,产品畅销全世界。

3, 景德镇 瓷碗 白瓷 彩釉 龙型图案 厚底 家里有个瓷碗,看起来有些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多元化需求,流入市场的陶瓷产品可谓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一些新开发的产品,如新骨瓷,贝瓷的出现,让许多远道而来景德镇购买瓷器的朋友们深感困惑,都说景德镇的白瓷好,到底好在哪里呢。
景德镇的瓷器的四大特点“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人人皆知。指的就是:白瓷的瓷胎温润如玉,轻盈剔透,釉面光洁明亮,质地坚硬致密。也有人说,骨质瓷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其实不然,我从以下两方面简单说明下二者的区别:
一、原料配方的不同。景德镇高岭土历史闻名,呈色白、细腻有粘性,是优质的陶瓷生产原料。原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高岭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烧成瓷,具有透明度较高、强度较高、变形度小、釉面光滑平整、色调柔和等特点。加之景德镇原料中含铁量较高,在景德镇传统的弱还原气氛下烧成,则具有“白里泛青”的特点,这也成为了景德镇白瓷在白瓷领域中独占鳌头的原因之一。骨质瓷则是在制瓷原料中引入了一定量的骨磷或骨灰等物质进行烧成,加入的骨灰在瓷器烧成过程中起助熔作用,使其烧成温度降低。该瓷的白度高,透明度较好,光泽柔和,但瓷质软,脆性较大,热稳定性较差,所以导致了骨质瓷受高温易开裂的缺点。
二、烧成温度及烧成方式的区别。景德镇白瓷的烧成温度较高,能达1300℃以上,而骨质瓷的烧成温度约在1200℃—1250℃左右,且其烧成范围比较狭窄,不易控制。骨质瓷一般会采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的方式。烧成温度即决定了瓷胎的致密性,烧成温度越低,瓷器质地不致密,气孔率和吸水率会较高。这就是骨质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污渍容易渗入瓷坯清洗不干净的原因,而白瓷因其烧成温度较高,瓷胎致密坚硬,釉色更为明亮光泽,无论是外观上,还是实用性都略胜一筹。

相关概念


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颜色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有时人们也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