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北蘑菇种类大全
1、榛蘑。东北最为出名的野生蘑菇之一,多生于灌木之中,或柞树林中。鲜品和干品都可食用,有人大量收购。一般晾干后保存,水发后炖鸡。小鸡炖榛蘑为东北八大炖之一,味道鲜美,风味独具。2、大腿蘑。也称粗腿蘑,学名美味牛肝菌。多生于朝阳山坡上,个体为东北野生食用菌类的“大哥大”,大型的伞盖直径足有20厘米、厚度足有5厘米。伞盖内侧菌褶为海绵状,菌柄粗壮、较硬,切开里面呈疏松状。鲜品和干品都可食用,有人大量收购。在晾晒时,鲜香扑鼻,放在阳台上,满室生香。一般也是晾干后食用,和肉类一起炖,味道特别鲜香,口感绵软,营养丰富。3、白香菇。野生香菇之一,俗称为白花脸。多生长在低湿灌木林中腐叶上,或成堆,或成线分布。通体白色,菌褶细密,有浓郁的气味。应采集后晾干备食。一般和肉类炖食,味道特别香,口感特别好。与它同类,比它更好的是粉紫香菇,俗称紫花脸,白中透着紫色,形态及生长习性和白香菇类似。可惜几次进山都没有采集到,无法把照片奉上。4、鸡油蘑。伞盖杏黄色,菌杆白色,手感细腻,似凝固的鸡油,故此得名。一般生长在山坡上的砂石褶皱间。最好是食用鲜品,焯过后,与禽类肉块一起炖,味道美不胜收。干品不好炖烂,口感较柴,但越嚼越香。5、鸡蛋黄蘑。又称黄罗伞、黄鹅蛋菌,学名橙盖鹅膏菌。据说凯撒大帝最喜欢吃这种蘑菇,所以又称凯撒大帝蘑。是东北野生最为美丽迷人的菌类,艳美得让人不忍采集。生长在乔木或灌木(不十分密)林中。初期卵圆形至钟形,后渐平展,中间稍凸起,鲜橙黄色至桔红色,光滑,稍粘,边缘有明显条纹。菌肉白色。菌褶黄色,较厚。菌柄淡黄色,具橙黄色花纹或鳞片,内部松软至空心。一般食用鲜品,味鲜,焯后炒食、制馅均可。6、草花脸。不知学名叫什么,只是东北老百姓都这么叫它。从其性状看,应属香菇类。在山洼处,生于腐叶中,成线状分布。子实体较厚实,通体白中密布粉色纵纹,撕开后,菌杆出现纵丝,特别像熟鸡腿肉。一般焯后食用鲜品,因为晾后口感硬。食用鲜品和禽类肉块一起炖,口感如肉,基本分不出放在嘴里的是肉还是蘑菇。7、白粘蘑。这是我暂时起的名字,因为真问不到,也查不到它究竟叫什么。多成片生长在低湿的腐叶上,个体较小,通体白色,伞面的圆心处略呈深色。有黏稠分泌物,有类似香精一样的味道。我初次见到它时,没有采集,感到它不像可食用的菌类。后邻居有亲属来自大兴安岭地区,称此蘑菇是上等食用野生菌,最好是用鲜品煲汤。之后进山,我就试着采集了一些。回到家焯过后,基本不放什么佐料,煲了汤。这一喝,可了不得了,简直是太鲜了。当时就感觉喝这汤必须靠在墙上,要不就能把人香个倒仰!喝上这汤,给个县长都不换啊!8、松树蘑。生长在长青松树林中,较常见。伞盖老红色,伞褶黄色,海绵状,伞柱黄色。表面有黏液,弄到手上不易洗去。食用时应去掉伞盖上的皮和伞褶的海绵部分,最好晾干后食用。食用鲜品时,如胃肠不好,会导致腹泻,但无大碍。干品则无此不适。9、松树伞。也称红蘑、松树钉,学名血红铆钉菇。生长在长青松树林中,而且必须有阔叶树种混杂,这样才能生成它的菌根。伞盖若雨伞状,圆心处尖起,一般颜色较深,为酱红色,菌杆颜色也较深,手感较湿黏,但无黏液,具有丰富营养价值,据专家称可抗癌,数量较少,不易采集到,一次获三、五十个都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要累死很多视网膜细胞的。食用鲜品和干品俱可,口感爽滑,味道美,呈紫红色,是难得的保健极品、抗癌佳品,弥足珍贵。我有一位“三高”朋友,食用几次后,血糖、血压、血脂都降到正常数值。应该是继东北野生菌中黄金——松茸之后第二地位的珍品。10、喇叭蘑。生长在灌木林中的腐叶上,略呈木质,较有韧性,通体单薄,菌柱中空。因伞盖向上呈喇叭状而得名。一般应食用鲜品,味道和口感都不错。11、扫帚蘑。生长在针阔混交林中,一般成片分布。因其形状像扫帚而得名。长大后,根部中空,整体分量较轻,不宜晾晒,食用鲜品味道好。12、雷窝子蘑。学名不知叫什么。喜欢生长在土坡阴处。一般食用鲜品,水焯过后,炒食或炸酱均可。13、粉紫香菇。俗称紫花脸。习性与白香菇基本一样,颜色比白香菇要深一些,略呈紫色,干品水发炖食,味道比白香菇更加鲜美。14、猴头菇。因形状像猴子的脑袋而得名。生长在柞树上,死掉的枝杈的伤疤处,一般为对生,或生在一起,或树间相望。是尤其珍贵的野生食用菌,位列珍馐美味之首,猴头、燕窝、鲨鱼翅早已名垂千古、名冠华夏、名扬四海。现在餐桌上见到的猴头菇大多都是人工培植的,野生的属于珍品中的珍品。东北野生食用菌类还有很多,如元蘑、青蘑、榆黄蘑、灰盖蘑等.
2, 常见的东北蘑菇种类有哪些
1、东北榛蘑野生“榛蘑”学名蜜环菌,别名蜜蘑、蜜环蕈、栎蕈,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被人们所认知但仍然无法人工培育的野生菌类,堪称名副其实的“山珍”,被人们称为“东北第四宝”。2、东北油蘑油蘑是杨树菇的一种,主产于东北人工杨树林,在每年九月到十一月秋雨后群生且大量繁殖,此菇鲜食口感润滑,晒干后口感相似松树里肉蘑,因其长大后形似灵芝 又被人们称之为土灵芝。油麽营养价值丰富 食之不但有润滑肠道之功效,更因其含有多糖类物质还可抗癌、防衰老之功效。学名血红铆钉菇,东北地区别名红蘑、红松蘑、松树钉。生于松树林中地上,与松树形成外生菌根,群生、散生或单生。此菌风味好、有“素肉” 之称,深受人们喜爱。4、血红铆钉菇夏秋季在松林地上单生或群生,并且形成菌根。此种蘑菇肉厚,食用味道较好长期以来作为名贵的食用真菌,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天然林资源破坏,菇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红蘑产量逐年降低,产品供不应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野生食用菌之一。5、松蘑松蘑分布于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主产于河北北部山区及辽宁西北部山区,两地松蘑产量占国内松蘑市场总量的80%。菌盖发红,菌柄金黄,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风味绝佳。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东北榛蘑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东北油蘑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红蘑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血红铆钉菇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松蘑
3, 蘑菇是什么,东北蘑菇的种类有哪些?
蘑菇称为双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隶属于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较广泛、产量较高、消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国总产量占世界第二位。近。1、油蘑是杨树菇的一种,主产于东北人工杨树林,在每年九月到十一月秋雨后群生且大量繁殖,此菇鲜食口感润滑,晒干后口感相似松树里肉蘑,因其长大后形似灵芝 又被人们称之为土灵芝。2、榛蘑是中国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和肉蘑一样,也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实用菌之一。榛蘑7~8月生长在针阔叶树的干基部、代根、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条上。一般多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故而得名“榛蘑”。这个时期是处于伏天,生长的榛蘑多为单个生长,人们通常称为“伏蘑”,9-10月气温转凉,这个时期会生长出多个蘑菇长在一起的“墩蘑”。4、松蘑是目前极少数不能人工培植的野生菌之一。松蘑除具备一般蘑菇生长条件外,还必须与松树生长在一起、与松树根共生。其生长环境为海拔700到500米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松树林中。5、猴头菇子实体头状、不分枝,白色,干猴头菇子实体色泽白中带黄。大小5~20厘米,肉质、内实,无柄。基部着生处狭窄,人工栽培猴头菇基部常因长于瓶口或塑料袋口内而呈柄状。除基部外,周体外被覆菌刺,刺下垂,状似猴子头。
4, 东北蘑菇的种类
榛蘑是白蘑科食用真菌。野生榛蘑是中国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 榛蘑生长在针阔叶树的干基部、代根、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条上。一般多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故而得名"榛蘑"。 榛蘑不仅食用,还可药用。榛蘑可用来栽培名贵药材──天麻,即在人工栽培天麻中利用其共生关系 ,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榛蘑味道鲜美,榛蘑炖小鸡是东北人招待贵客的不可缺少的传统佳肴。 榛蘑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加强肌体免疫力,益智开心,益气不饥,延年轻身等作用。 榛蘑呈伞形,淡土黄色,老后棕褐色。盖顶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老熟后近光滑,盖的边缘有放射状排列的条纹。撕开菌盖可见蘑肉白色 。菌柄细长,圆柱形,基部稍粗,柄多弯,高5~13厘米,有纵条纹,内部松软至空心。 榆黄蘑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 营养成分:榆黄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氨基酸含量尤为丰富,且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属高营养、低热量食品,长期食用,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能,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可入药,治虚弱萎症(肌萎)和痢疾等症。
5, 东北蘑菇有哪些种
五种,具体是食用蘑菇,药用蘑菇,毒蘑菇,木腐菌,外生菌根菌!还有很多..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目前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通称为蘑菇,学名为双孢蘑菇。从野生种类中进一步筛选驯化优质生产菌种大有潜力。中国曾在世界上首次驯化并人工栽培成功了香菇、木耳、金耳、银耳、草菇、金针菇、猴头菌、竹荪等,现已驯化了蒙古口蘑,而野生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香杏丽蘑、铆钉菇、粘盖牛肝菌、正红菇等也可以大量采集,供销于国内外市场。 药用蘑菇 目前中国药用及包括试验有药效的大型真菌有500余种,除了传统药用的茯苓、冬虫夏草、灵芝外,近些年新发现并作为药用的有云芝、树花、古尼虫草等,以及假蜜环菌、安络小皮伞、槐栓菌、乳白耙菌、黑柄炭角菌等等。 药用部分主要是子实体,但有一些是通过现代发酵工业技术大量反制菌丝体来加工制药。国内外研究试验表明,天然的药用真菌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目前在寻找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的药物方面,从包括真菌在内的中药中筛选,无疑是前景看好的。 毒蘑菇 中国的毒蘑菇(毒菌)种类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在广大山区农村和乡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有严重中毒致死的报告。曾经被作为多发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因此,长期以来鉴别毒蘑菇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事。有关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但误食中毒者仍屡有发生。因为鉴别毒菌并不容易,所以唯一的办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同时不偏听偏信。必须在分辨清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证明确实无毒时方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发生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大意。广州毒菇种类占中国一半已知食用蘑菇种类约有700多种,其中毒蘑菇种类多达近190 多种,而广东的毒蘑菇种类约占全国的50%以上 , 而台湾主要有金珍菇、鲍鱼菇、杏鲍菇.以上都系我所知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知食用蘑菇种类约有700多种,大多数美味可口的种类仍处於野生状态。同时,毒蘑菇也多达190多种,广东毒蘑菇种类约占国内种类的50%以上。毒蘑菇与食用菇没有明显区别,仅凭肉眼难以鉴别,容易因误食而造成重大食物中毒,误食毒蘑菇中毒症状严重,死亡率极高。毒蘑菇中毒临床症状分为五种类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性型、脏器损伤型和日光皮炎型。食用蘑菇种类繁多,根据文献记载有 360余种可食用[5]。尽管本文仅测定 了 12种食用蘑菇,为蘑菇种类的极少数,但仍可从表 4中找出蘑菇种间的一些 脂肪酸成分的规律,如木耳类(黑木耳、皱木耳、银耳等)C18∶2 含量较低 等(14 mg/g);猴头菇在菇种上较特异[5] , 其 C18∶1高达 24 mg/g以上;紫孢侧耳与凤尾菇形态相似(仅菇体颜 色稍不同),其脂肪酸含量数据(除含量较低的 C14∶0外)亦接近。由此可见 ,食用蘑菇脂肪酸含量各有差异,在生物学上具有种类鉴别学上的意义。另外,从测 定结果看,食用蘑菇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少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中 C 18∶2、C20∶4和C20∶5是人体必需脂肪酸[1,3] 。因此 从脂肪酸营养角度来看,猴头菇、金针菇、草菇、凤尾菇及紫孢侧耳较为优秀(不饱和脂肪 酸>28 mg/g),而黑木耳无论饱和或不饱和的脂肪酸含量均较少,为各食 用蘑菇之末。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体的脂肪酸具有分离度好,快速,特异性强的特点,作 一般定量分析较为简单,便捷。如文献[4]中采用单一脂肪酸面积与总被测出的 脂肪酸面积之和的比率可求出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但因其未经校正,仅为仪器上 的一种响应值,不能体现脂肪酸的真正含量,更不能客观比较和评价各蘑菇种间的 区别。而本法经过脂肪酸标准品及其色谱响应值校正后,求算出各脂肪酸的酸绝对 含量,其数据更准确、更客观,更能阐明蘑菇体种间的各种生化特征。
名词解释
蘑菇
蘑菇(学名:Agaricus campestris)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蘑菇与植物不同,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蘑菇不能。蘑菇属于真菌,又可以分为大型真菌、小型真菌(包括附生真菌)。蘑菇具有多达36000个种类,由成熟的孢子萌发成菌丝。菌丝为多细胞,有横隔,借顶端生长而伸长,白色、细长,绵毛状,逐渐成丝状。菌丝互相缀合形成密集的群体,称为菌丝体。菌丝体腐生后,浓褐色的培养料变成淡褐色。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像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菌褶、菌环、假菌根等部分组成。毒蘑菇会对人健康造成危害,严重者危及生命。蘑菇分为大约1域、2界、5门、12纲、14亚纲、800目、1400科和8500属左右,共计约36000种。
毒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 在中国毒蘑菇约有100多种,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分布广泛。每年中国都有食用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以春夏季最为多见,多数毒蘑菇的毒性较低,中毒表现轻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极高,可迅速致人死亡。
脂肪酸
脂肪酸(fatty acid)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是指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是有机物。 直链饱和脂肪酸的通式是C(n)H(2n+ 1)COOH,低级的脂肪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高级的脂肪酸是蜡状固体,无可明显嗅到的气味。 脂肪酸是最简单的一种脂,它是许多更复杂的脂的组成成分。脂肪酸在有充足氧供给的情况下,可氧化分解为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因此脂肪酸是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脂肪酸主要用于制造日用化妆品、洗涤剂、工业脂肪酸盐、涂料、油漆、橡胶、肥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