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鱼塘使用水霉净为什么鱼死光了
1. "水霉净"也叫五倍子末(水产用),主要成分:五倍子。用于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39663938防治鱼、虾、蟹、鳖、蛙等由水霉、鳃霉等引起的真菌性疾病。有时若使用不当(或剂量过大),均可造成水产鱼类中毒,甚至死亡。2. 防治办法: 一般使用药物防治池塘养鱼水霉病、鳃霉病时,需按说明书严格控制剂量,拌饵投喂水产动物时,每1kg体重用0.1g,按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量2.0g 每天3次,连用5~7天。浸浴每立方米的水体,用2~4g。并且施用时,要时刻注意病鱼的体质和水质变化,以防事故的发生。对池塘养鱼来说,由于水体大,一般水霉病发病初期不易察觉,一旦发现,病情已经不轻,且通常摄食量大减,甚至停食,给用药造成困难,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鱼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积极方法,尽量避免或减少因发病而带来的损失。3. 水霉病的预防措施:(1)彻底清塘消毒,改善环境条件:经常清除塘底淤泥,换注新水。放种前要用生石灰、漂白粉进行池塘消毒,每亩每米水深用生石灰125~150公斤、漂白粉25公斤,加水全池泼洒。(2)放养优质鱼种,进行鱼体消毒:应选择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损伤、不带病原体的优质鱼种放养,放养前可用药液浸洗,方法是每立方米(吨)水加入20公斤食盐或20克高锰酸钾或10克土霉素溶解后浸洗鱼种10~30分钟。(3)投喂药物饲料:定期(一般每10~15天为一个疗程)给鱼类投喂药物饲料,以防止鱼病的发生。(4)进行饲料、食场和渔具的消毒:青饲料投喂前应先用水洗干净,再用漂白粉水浸泡30分钟;在食场周围或进水口挂上几小袋硫酸铜和漂白粉;对发病池塘用过的渔具,要用漂白粉、硫酸铜等药液浸洗消毒,再经日晒。
2, 水霉病的好治疗方法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是由水霉科中许多种类寄生而引起的。我国常见的有水霉属和绵霉属两个属。菌丝细长,多数分支,少数不分支,一端像根一样扎在鱼体的损伤处,大部分露出体表,长可达3厘米,菌丝呈灰色,似柔软的棉絮状。扎入皮肤和肌肉内的菌丝,称为内菌丝,它具有吸取养料的功能;露出体外的菌丝,称为外菌丝。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病鱼有什么异状,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并向内外生长,向外生长的菌丝似灰白色棉絮状,故称白毛病。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摩擦的现象,以后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死亡。在鱼卵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水霉病。可看到菌丝侵附在卵膜上,卵膜外的菌丝丛生在水中,故有“卵丝病”之称,因其菌丝呈放射状,也有人称之为“太阳籽”。此类霉菌,存在于一切淡水水域中。它们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一年四季都能感染鱼体。本病全国各地都有流行。各种饲养鱼类,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感染一般从鱼体的伤口开始。冬季和早春更易流行,特别是阴雨天、水温低时,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鱼死亡。临场检疫要点①该病流行甚广,终年可见,以晚冬、早春为高发期。各种鱼类自卵至成鱼皆可感染,以苗种受害严重。②病鱼急躁不安,行动失常,并分泌大量黏液,鱼体消瘦。菌丝深入肌肤内,蔓延扩散,外菌丝向外伸展呈灰白色棉絮状物,故俗称“长毛病”、“白毛病”。③鱼卵亦易感染发病,受害的鱼卵上,内菌丝侵入卵膜,外菌丝穿出卵膜,使卵变成一灰白色小绒球,俗称“太阳籽”、“卵丝病”。④实验室制片镜检,可见水霉菌菌丝。预防小心拉网,以防鱼体受伤,造成二次感染;鱼卵孵化前用5~1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2~3分钟。治疗①用食盐40克/米3+小苏打40克/米3浸泡病鱼24小时或用此浓度全池泼洒,隔天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鑫醛速洁;②全池泼洒高碘酸钠溶液,或将鑫铜和二溴海因混合全池泼洒,隔天再用一次;③对受伤亲鱼伤口涂5%碘酊或5%重铬酸钾,或2.5%~5%聚维酮碘溶液外涂;④五倍子粉碎后浸泡12小时以上,按4克/米3全池泼洒;⑤杀灭海因Ⅱ、硫酸铜、小苏打合剂对治疗水霉病也有一定效果。
3, 水霉病是什么病?
水霉病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病因水霉菌广存於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於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主要有水霉目(Saprolegnial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及水节霉目(Leptomitales)等,又以水霉菌(Saprolegnia)最为常见,於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游孢子(zoospore)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於鳟鱼几乎全年皆可发生。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於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於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并於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孢子到水中,经由水而传播各处。◎症状1.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2. 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3. 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诊断1. 观察体表棉絮状的覆盖物。2. 病变部压片,以显微镜检查时,可观察到水霉病的菌丝及孢子囊等。3. 霉菌种类的判别需经培养及鉴定。◎治疗1. 福马林(formalin)100~250ppm,流浴1小时。2. 食盐1~1.5%,20~30分钟。3. 孔雀绿(malachite gree)食用鱼禁用。4. 发生细菌性混合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预防1. 鱼卵可用孔雀绿或碘剂消毒。2. 鱼苗避免过度拥挤,造成紧迫及体表受伤。3. 筛选移池时小心操作,减少受伤,必要时於移池后以富来顿(Furazolidone)等消毒,防止伤口发炎。(待续)
名词解释
漂白粉
漂白粉是氢氧化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漂白粉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或颗粒,有显著的氯臭味,很不稳定,吸湿性强,易受光、热、水和乙醇等作用而分解。漂白粉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随后逐渐褪色而变白。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游离出次氯酸,遇稀盐酸则产生大量的氯气。
消毒
消毒 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灭菌 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叫做防腐剂。无菌 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