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
知识中心
资讯
  • 资讯
  • 产品
  • 供应商
您的位置: 朵拉利品网 >  知识中心 > 日本连锁经营的特点 日本式经营有哪些特征
日本连锁经营的特点 日本式经营有哪些特征
2020-05-12 15:07:42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日本式经营有哪些特征



日本企业经营的弊端——思考停止的风险
说起日本企业的特点,“不冒风险”是经常被提到的若干特点当中的一个。其实在生产一线或就技术人员个人来说,有相当多的是在从事崭新的或者结果未知的工作。不过,这些工作一旦到了需要投资的时候,十有8 9会被置之高阁。这到底是日本企业组织结构的问题,还是经营者思考方法的问题呢?
但是实际上,日本企业又往往会做出让人感到“风险如此之大,决策真有胆量”的业务计划。如果这个决策果真具有独创性,倒也就罢了,将其看作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一种“赌?”即可。但事实是并非事事如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众多日本企业一起做出高风险决策的现象。而且通过采访你会发现,这些决策者们其实大多没有“正在甘冒风险”的意识。
随大流,一窝蜂
大家携手选择同样的高风险道路,那么就算失败,也不会和竞争对手产生“差距”。这可以给经营者们带来安心感,不必再为风险的大小而深思熟虑。但是,如果其结果是业绩低迷,那么倒霉的将是技术人员。如果受到的打击超过了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那么公司很有可能成为外资基金的收购对象。
那么,如果大家都能够顺利地跨越风险获得成功的话,结果又会怎样呢?因为是大家都成功,所以回报势必很少。也就是高风险低回报。可谓是非常不划算的一种选择。
上述情况的典型案例就是显示器行业。让我们从1993年说起。
当时,液晶行业正在为大屏幕彩色TFT液晶面板的大幅增产着手准备。日本的大型综合电子厂商几乎一个不差全员参加,再加上日本的中坚厂商和之后加入的韩国、台湾厂商,阵容十分庞大。那时身为《日经电子》记者的笔者采访各公司的投资额、预定产量等信息,并询问各公司“预定获得多少份额?”
然而,所有企业都表示:“既然拿出巨额投资一决胜负,自然要争取20%以上的份额”。甚至还有企业表示:“岂止如此,我们的目标是30%以上”。如果把厂商所说的数字加在一起,结果居然超过了200%。
集体参加的算法
200%寓意着一个非常严重的事实。也就是说如果各家厂商都能按照计划进行,那么整个行业的供应能力将达到厂商所设想的2倍以上。也就是说实际上各公司计划的“20%以上”的份额将缩水到10%。
这时,只获得了较低市场份额的厂商,就会为了超过竞争企业而猛踩油门。看到这种情况,媒体也会大肆炒作:“企业大增产,产品普及即将实现”等等。
当然对此状况,业者并非都沉默不语。在整个行业进入争先恐后状态的稍早时分,在某国际会议的联欢会上,笔者巧遇京瓷的前会长西口泰夫。当时西口担任业务本部长,统管液晶业务。西口环指着场内说:“看看吧,这里是死亡商人的巢穴”。死亡商人原本指军火商。因为军火商总是今天在这边煽风:“对手已经配备了最新式武器。贵方如果不对抗的话就会……”,明天又在那边点火:“对方已经拿出对策来了。现在不强化实力就无法保持军事平衡啦”。军火商的形象与当时设备厂商的推销异常相似,所以西口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方式指出了问题所在。
就这样,增产被越炒越烈,厂商的产能不断提高。可是,当时1张10英寸的液晶面板要卖到10万日元,自然不会有太多买家。
而可以预见的则是一片悲惨局面。

2, 日本经营特征



日本企业的经营特点
相对欧美企业而言,日本软件企业在经营上体现出下列几个特点:
1. 盈利目标和利益分配:日本企业更加注重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比较重视新产品比重。在利益分配方面,兼顾股东利益、员工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三者结合。从根本上讲,由于员工利益能够得到保障,所以在日本终生雇佣制能够主导日本企业的用人机制。
2. 企业战略:日本企业非常重视营业资源长期累积,采取的是高质量产品战略而非新产品战略。不过最近几年这种战略观念开始受到冲击并逐步向新产品战略转化。
3. 技术:日本企业一般从应用角度出发,技术难度不高。企业不少技术均来自于模仿抄袭和改造。由于日本法律的原因,许多国外先进技术被日本企业侵权后引发纠纷大多只能草草收场。这在IBM控告富士通侵权一案上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4. 组织构造:日本企业的组织比较注重整体观念,采取有机的组织方式,很少采用事业部制。不过近年来,日本大中型IT企业的组织机构正在由原来的"职能划分"向"业务领域划分"转变。
5. 组织方式:采用了不同于欧美企业的集体决策机制,集思广益,从而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出现"决策滞留"的低效率现象。此外企业内的所有成员共享企业的经营、技术等方面信息,对于欧美企业来说,这是比较难以想象的。
6. 经营者个性:日本企业并不太看中经营者的技术能力,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员工常常被青睐并作为候选人员。技术能力突出的员工通常是作为顾问专家这样一种形式得到提拔。

3, 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



第一,树立员工是最重要经营资源思想。
日本企业认为,人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性和可塑性。公司给予职工的待遇等于是对职工能力提高和发展的投资。每个员工都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发能力、追求自己以及公司的最大发展,所以必须争取让员工立足于长期为企业作贡献。
第二,管理者以自主责任作为领导原则。
日本大公司流行事业部制。所谓的事业部制即按各自的市场及产品来组成几个自负盈亏的责任核算单位制度。事业部制有利于各专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操作,按产品的专业门类进行生产和经营,加强了各种产品的竞争能力,公司则通过目标管理体制来评介事业部长的经营业绩。
其三,组织灵活,富有弹性,尊重人和追求效率相辅相成。
在日本企业的组织设计中,每个员工的工作区域划分得不细,这样可以扩大个人责任范围,使得各管理环节容易协调,另外通过定期变动工作,使员工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力求成为多面手和行行通。
第四,善于模仿和学习先进经验。
在战后经济复兴那阵子,日本人满世界范围内寻求各种专利和技术,十分关注国外科学技术的运用,最大限度地从中汲取精华。企业家们还不时造访外国同行,学习人家是如何经营管理企业的。
例如索尼公司当初就是从美国西物电气公司买下了制造半导体收音机的专营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它自己的微电子工业帝国。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森田秋雄在自传《日本制造》中承认,索尼吸取了很多西方人做生意的经验。
第五,企业决策注重发挥集体的作用。
日本企业领导人在做重要决策时,一般都必须设法将所有成员的意见都尽量统一起来。日本人把这叫做“Nemawashi”(绑根,指园丁在移植树木时小心翼翼地将所有跟须都包缠起来)。这个操作过程是既乏味又漫长,但最终获利的是企业,因为人的思想一旦统一,实行起来反而很快捷。
第六,注意劳资关系的相对稳定。
传统的日本企业很少解雇职员,企业通过尽量满足员工生活安定感达到激发他们工作热情的目的,同时让员工明白个人待遇的获得是通过集团总体赢利的提升来达到的。因此公司并不追求即时偿付和经常性的分红增长,更倾向于长期激励。有这样的经营思想作支撑,企业的繁荣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日本通过自身顽强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在积极引进外来管理文化的基础上,日本人对自己的传统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进而获得了巨大实效。对于东邻扶桑的突然发迹,我们不要怀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其中的有益经验应该珍视才对。
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一是组织灵活,富有弹性,适应性强,二是尊重人和追求效率相辅相成。每个员工的工作划分不细,扩大了个人责任范围,使得各管理环节容易协调,通过定期变动工作使员工成为多面手。三是要求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较高,力求行行通,具有广泛的知识,综合能力强并有牢固的理想和信念。四是企业决策注重发挥集体和组织的作用。作决定需较长时间,但一旦实行起来则很迅速。五是注意劳资关系的相对稳定,尽量满足雇佣员工的生活安定感,并由此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名词解释


厂商

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指能做出统一生产决定的单个经济单位。

西口

西口,即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现为集中展示“西口文化”的著名风景名胜区。西口位于山西省诸长城关口,走出这个西口,山西人的经商地区包括内外蒙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新疆地区、关东地区。

企业

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在商品经济范畴内,作为组织单元的多种模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有机构成的经济实体,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以实现投资人、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的利益最大化为使命,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换取收入。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成长壮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各种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存在三类基本组织形式: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组织形式。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其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