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
知识中心
资讯
  • 资讯
  • 产品
  • 供应商
您的位置: 朵拉利品网 >  知识中心 > 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育启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了什么德育方法
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育启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了什么德育方法
2020-05-12 10:44:17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了什么德育方法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另不从。
现实意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这说明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当然,这不是说不要言教,而是指只有言教而没有身教,言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而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现实意义:这句话就牵涉到人生的道德行为观念,以及社会的、历史的道德观念等等,都受时间、空间的影响,而改变了观念的标准。以前的社会型态并不适于现在的社会型态,过去历史的标准,并不一定完全可以适用于现在。所以怎样才算是正或邪,也是对某一时间、某一地区而言。但无论如何,政治的原则,就是“正己而正人”,自己先求得端正,然后方可正人,譬如一个教育家、宗教家,以感化的教育,转移社会风气,也可以说是“政者正也”的一个范例。帅之以正,这是孔子的定义,也是千古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一个名言。季康子是一个当权的人,所以孔子对他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要你领导人自己做得正,下面的风气就自然正了,这是偏重于为政,偏重于领导而言的。

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是师德的辐射功能吗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
译文:
孔子说: 统治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统治者本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
这是孔子最有名的论从政的名言,与此类似的名言还有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时,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说:为官要义在于正,如果居上位的领导拿正道做表率,下属岂敢走歪道?所以我认为,孔子论从政最推崇的品质就是一个“正”字。
的确,一个“正”字是做人做处事的全部真谛。正人先正已。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处处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据2007年《决策》杂志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领导者修炼性要素比如责任、尊重、文化、道德等,最受公务员欣赏,99%的公务员承认领导的作风和思想品质对下属有示范和影响作用。
记得电视上有条“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妈妈讲故事哄儿子睡觉,然后去帮年迈的母亲洗脚,那么仔细,顾不上擦擦脸上的汗水,年幼的儿子看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当妈妈终于为老人洗好脚,坐下休息时, 却看到年幼的儿子端着一盘水叫着“妈妈”洗脚,妈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孩子,比起那些家长的“说教”和“棒棍教育”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教育孩子尚且如此,做领导的何尚不是这样呢?当然,这里所说的领导不是简单的指单位的“一把手”,而应包括各个领域、每个岗位的干部。明智的领导不用自己的权威让下属服从自己,而是以身作则,从自身抓起,通过不断的严于律己作好表率,从自身的行动让下属从内心佩服。一个领导,如果只是夸夸其谈而不顾制度的约束,不管法纪的权威,却要求下属甚至群众听从他的命令,即使服从了,也只是迫于领导的淫威,而不是真心地服从。当然作为下属,特别是作为市委的一般干部,也要“正其身”,因为我们每个干部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市委的形象。所以要时刻明确自己的职责,要以比一般单位的干部更高的标准来作为自己言行依据,把执行做到位,把工作做好。当领导批评或者提醒、指导时,也应该是先自我内省,看自己的哪些方向做的还不够好,还能改进,而不是反视领导哪些做的不好。
总之,假若每位领导从我做起,事事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这样才能在单位上下形成风清气顺的环境,全体干部职工就会自然拧起一股劲,任何工作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我们的工作才能让群众满意、上级满意,我们的事业就能再上一台阶。
您若采纳我院提供更多帮助谢谢!

名词解释


领导

领导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成功的领导依赖于合适的行为、技能和行动。

下属

下属(xià shǔ)下属的英文翻译(a subordinate; a vassal)基本解释为:1.归属或从属于下。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后记》:“本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并不是斩钉截铁地可以划分的,各个阶段之间有相当长期间的游移,依资料的多寡可以上属或下属。”2.部下;下级。清·昭连 《啸亭杂录·晓屏相公》:“然性多疑忌,苛待下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他两个,一个是上司,一个是下属。”

孔子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