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
知识中心
资讯
  • 资讯
  • 产品
  • 供应商
您的位置: 朵拉利品网 >  知识中心 > 藻种保存 简要说明保存微藻藻种的几种方法
藻种保存 简要说明保存微藻藻种的几种方法
2020-05-09 02:43:33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简要说明保存微藻藻种的几种方法



螺旋藻的食用和保存方法
每个人自身的遗传基因各不相同,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各种各样,所以,各人身体素质、抵御疾病的能力就有差异,人们得病的原因、病情轻重、病程长短自然大不相同。因此,服用螺旋藻的效果和反应也会因人而异,各人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采用一个适合自己的服用量和服用方法。
一般而言,若想达到保健的目的,每天至少应服用3—5克(一茶匙)纯螺旋藻粉,若想用于疾病的辅助治疗,则应酌情加大用量,国外许多素食者常常每次食用10克(一汤匙)。非洲和墨西哥土著人食用螺旋藻的历史以及科学界所做的多种动物与人体试验证明,长期服用螺旋藻无任何毒副作用。但也不必吃得太多,过量造成浪费,而且有些人吃得太多会影响食欲。
此外,螺旋藻不是药品,不应指望它能消炎止痛。它是一种优质营养源,通过补充维持生命必需的营养素来综合调节人体的代谢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服用螺旋藻应该长期坚持,并与合理的饮食相配合,少食动物蛋白和脂肪。有些人时断时续或者用量不足,自然不会感觉到有效。
市场上出售的螺旋藻制品很多,选购时要注意,最好买经过正规检测未加任何添加剂和填料的纯螺旋藻。纯螺旋藻制品有粉剂,片剂与胶囊。纯螺旋藻粉为均匀深绿或蓝绿色粉末,无杂色颗粒。螺旋藻与其他天然食品一样,食用时应当尽量避免加热,防止破坏叶绿素等有效成分。正常螺旋藻粉尝起来似海苔菜味,味道大多数人都能接受。许多人用水、茶、牛奶、菜汤,果汁等直接送服。也有人将螺旋藻粉与蜂蜜、芝麻酱、花生酱等调和后食用,或抹在馒头、面包上食用。还有人在包饺子擀面条时将螺旋藻粉混入面粉中,这样还能增加一种鲜香味。在螺旋藻的产地程海湖,人们将藻粉直接调入当地的传统早餐饮料“油茶”——一种茶叶、油炒米、碎果仁煮成的茶中,味道不错。非洲乍得土著人将螺旋藻粉做成饼或拌在辣椒酱中食用。在西方国家,人们喜欢将螺旋藻粉用食物搅拌器混合在蔬菜、水果泥或汁中食用。
螺旋藻制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避光处,防止其有效成分被氧化。袋装藻粉开袋后应放于盖子严实的瓶内,取用后拧紧瓶盖。包装密封好的螺旋藻制品保存2—5年质量不受影响。
参考文献:网络

2, 微藻的保种技术,能长期保存的。



中国目前有10个保藏中心,不知你们的菌种保藏在哪.
有9个属于中科院分别是
中国普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CGMCC);中国病毒保藏中心(CCGVCC);细胞库;昆明细胞库;基因库;植物离体种质库(IVPGC);稀有濒危特有植物种质库(REPE);海洋生物种质库及淡水藻种库(FACHB)
还有一个是武汉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原中国专利局)指定、经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的专利微生物保藏机构,受理国内外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藏。
当然你们的菌种也可能在某些单位或机构自己的菌种库里,比如协和自己的细胞库等,
你先弄清楚菌种在哪,然后打电话去联系就可以了.下面分别是以上单位的联系方法:
普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CGMCC)
地址:中国北京中关村2714信箱
邮编:100080
电话:010-62555614
传真:010-62560912
联系人:周宇光
E-mail:cgmcc@sun.im.ac.cn
中国科学院细胞库 上海200031 岳阳路320号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电话:021-54920404或021-54920405 传真:021-54920406
昆明细胞库
联系人:佴文惠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邮编:650223
电话:0871-5195375 传真:0871-5191823
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基因库
联络员:张曼芳
联络地址:上海市漕宝路500号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转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基因库
联络电话:64700892转306、307、309
传 真:64700244
Email: huiliu@server.shcnc.ac.cn
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
地址: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 2319

名词解释


螺旋藻

螺旋藻(学名:Spirulina)是一类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形如钟表发条,故而得名。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 螺旋藻,亦称 “节旋藻”。蓝藻纲,颤藻科。藻体为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丝状体,胶质鞘无或只有极薄的鞘,并有规则螺旋状,以形成藻殖段繁殖。无异形胞和后壁孢子。约38种,多数生长在碱性盐湖。目前国内外均有大规模人工培育,主要为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和印度螺旋藻三种。可食用,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在自然水域,其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