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
知识中心
资讯
  • 资讯
  • 产品
  • 供应商
您的位置: 朵拉利品网 >  知识中心 > 三国杀两军对垒夷陵之战 三国夷陵之战 双方?
三国杀两军对垒夷陵之战 三国夷陵之战 双方?
2020-04-25 23:38:03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三国夷陵之战 双方?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究竟投入多少兵力,关键要看蜀汉有多少兵力,能出动多少兵力。刘备
在占有益州和荆州一部分时,兵力是比较多的。但吕蒙偷袭关羽,“荆州覆败,大臣失节
,百无一还。”说明他在荆州的兵力是全部丧失了。这样,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能动用的
兵力,只是益州地区的。
益州能动员多少兵力呢?刘备入益州前,庞统极言益州富庶,也只能说“户口百万”,实
际数字当远在百万以下。刘禅降魏时,只有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
,益州地区养不起太多的兵。诸葛亮驻守祁山,“守在险要,十二更下,在者八万。”刘
禅投降时,“带甲将士十万二千”,这说明蜀汉的兵力基本上一直维持在十万左右。诸葛
亮首出祁山时,刘禅曾发布诸葛亮“统领步骑二十万众”之类的檄文,但这完全是虚张声
势,诸葛亮从来没有用过这么多兵,蜀汉也决不能有这么多兵。三个割据集团中,曹操占
地最大,人口最多,力量最强,但在他统一北方以后,也不过养兵二十余万。夷陵之战在
诸葛亮秉权以前,这时的蜀汉既没有取得南中地区,也没有实行屯田,养兵十万左右,实
在是不少了。
夷陵之战时,魏延扼守汉中。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刘备对镇守汉中的人选十分重视,最
后看上了魏延。魏延受命时曾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
,请为大王吞之。”若非重兵在握,何能出此大言。王平镇守汉中,魏兵压境,由于当时
“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而大为恐慌,说明魏延镇守汉中时兵力不会少于三万。
赵云坚决反对用兵东吴,因此夷陵之战时,他留驻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先主失利于秭
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可见并非赵云个人留下,他统率的部队亦没有参战。刘
备东下前,曾命张飞率部万人为前锋,那么赵云所统率的部队也该在五千人左右。
综上所述,刘备所能动用的最大兵力也只是四万左右。刘备从益州抽调的兵力是四万左右
,但在夷陵之战中,蜀方的兵力又略超于四万,这是由于他进到秭归后,得到了一部分居
住在武陵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的响应和支持。武陵郡地面颇大,确是丘陵地带,土地贫瘠
,因此在东汉户口全胜时期,只有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二户,二十五万零九百三十人。汉末
战乱,难免有人户逃避入山,但在全国人口锐减,成为避难所在的荆、扬、益等州户口都
在减少的情况下,这里也不会例外。西晋时,武陵地区仅一万四千余户。刘备的前锋只达
夷道(今湖北省宜昌县东),它在建平郡的东南端,到武陵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武陵郡少
数民族响应者虽多,参与者甚少。刘备致力招诱的五溪蛮,他们的人数史无明文,直到南
朝刘宋王朝时还说“户口不可知也”,可见人数也不太多,当然出动不了多少兵马。极而
言之,刘备取得武陵郡的全部兵马,五溪蛮都全部出动,也不过万人左右。因此,夷陵之
战中,双方的兵力大体相当,陆逊的兵力还可能稍多于刘备。

2, 三国历史上的夷陵之战是怎么取胜的?



战役分析
蜀军8万,吴军兵力10万,总共也有将近10万.在后勤方面,蜀军派赵云督办粮草,所以不因为粮草而失败。刘备之所以失败,正因为他没有天时地利人和这3大忌讳:天时,他选择酷暑去攻打吴国,吴国做为防守国没什么,而作为进攻国方的蜀国,每天冒着烈日行军,这使士兵的士气和身体都慢慢衰弱。假如只单单是天时,蜀军还可以依靠士兵的数量取胜。但没了地利,为陆逊创造了偷袭的好机会。蜀军驻扎在树林茂密的地方,虽然靠近河流,但是也没有办法对抗吴军的进攻。最致命的是,刘备没人和,在出征前不听诸葛亮和赵云的劝告,马良劝他不要驻军在树林茂密之处也不听,这为陆逊的进攻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所以刘备的失败是必然的。
战役影响
蜀军在出征之前,不论兵力国力物力都不落后魏国。而且此时攻打魏国,可以借着“光复汉室”之名出师。蜀军败退后,全国的国力迅速衰退,而且由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当上了国君,这为将来的蜀国埋下了很深的祸根。
关于诸葛亮不参加夷陵之战的原因
很多人看过《三国演义》都有过这个疑问,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当初要是让诸葛亮带兵攻打东吴,灭掉东吴后再打魏国,那么结果就不一样了,为什么不让诸葛亮去呢?原因有三:第一,历史上的诸葛亮治国上确实很好,但在军事上才能并不那么突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很大部分都是演义夸张的结果,所以历史上就没有诸葛亮非要参战的必要性了。第二,当时蜀国需要后方有他看守,辅佐刘禅,提供粮草补给。第三,根据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系列,诸葛亮和刘备后期的政治目标不同:诸葛亮志在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七次北伐可见)。刘备志在建立政权,割据一方。所以夷陵之战前,诸葛亮不受信任(所以刘备入川前,出征带庞统。入川后,带法正)。战败之后,诸葛亮只说:如果法孝直(法正)在,就不至于如此。(夷陵之战前法正已死。)可见这一点。

名词解释


兵力

兵力,指某一军队花名册上的人员或部队数;军队的实力。包括人员和部队数量。通常以建制单位或人数表述。

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依附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后因关羽被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223年,病逝于白帝城,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于惠陵。

夷陵

宜昌,湖北省下辖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国家重要战略设施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依长江而建,位于湖北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有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著名景点。宜昌为古荆州地,称夷陵,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晋代又复称夷陵,新中国建立后于1992年3月成立宜昌市,建制历史逾两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