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骨高汤膏的危害 猪骨膏,猪骨高汤,猪骨浸膏这三样调料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020-04-23 18:23:09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猪骨膏,猪骨高汤,猪骨浸膏这三样调料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猪骨膏”是指猪大骨(腿骨)中的膏状物质,主要成分为骨髓和动物脂;“猪骨高汤”是指用猪骨头通过大火猛火几个小时不停煮后得到的乳白色骨头汤,酒店里用来(代替加到菜里的清水)烧菜、烧汤等,味道更鲜美;至于你所说的“猪骨浸膏”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有些饭店会有一道用大骨做的菜,做法如下:先把猪大骨从中间锯开,断口向上放置,蒸熟;然后再把(用高汤、细肉末、海鲜酱、柱候酱等调味料一起炒制成与骨髓味道相近似的)汤汁,再勾芡,起锅灌到刚刚蒸熟的猪大骨内,然后上桌。这个过程通常叫做浸膏。猪骨浸膏主要成分:猪骨提取物、动植物蛋白、氨基酸、谷氨酸钠等。猪骨汤粉采用家猪筒骨熬汤,加入密制调料,使汤更天然鲜美,不油腻,不上火,且营养丰富,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口味顾客的需求。用途:广泛用于各种肉制品,卤制品、包子饺子馅、休闲食品、调料包及烹饪菜品中。
2, 猪骨高汤怎么熬制。熬到什么程度算猪骨高汤
1、毛汤毛汤大量用于普通烹调, 餐厨中常常连续滚煮,连续取用补水。原料:鸡骨,鸭骨,猪骨,碎肉,猪皮等, 无特别要求。火侯:冷水煮滚,去沫,放入葱姜酒,小火慢煮几小时。出汤率:原料的3—5倍。2、奶汤原料:选用鸡鸭猪骨,猪爪,猪肘等容易出汤白(脂酸)的原料。火侯:原料用滚水烫过。放冷水旺火煮开,去沫,放入葱姜酒,文火慢滚至汤稠呈乳白色。 出汤率:原料的1—2倍。3、清汤清汤分普通清汤和精制清汤。(1)普通清汤:原料:老母鸡(自然放养的老母鸡),配部分瘦猪肉。火侯:原料用滚水烫过。放冷水旺火煮开,去沫,放入葱姜酒,随后改小火,保持汤面微开,翻着碎小水泡。火侯过大会煮成白色奶汤,火侯过小则鲜香味不浓。出汤率:原料的1-2倍。(2)精制清汤 (上汤,顶汤,单吊汤,双吊汤)取普通清汤用纱布过滤。 取鸡肉斩成肉茸,放葱姜酒及清水浸泡片刻。 把鸡肉茸放入清汤,旺火加热搅拌。待汤将沸时改用小火,不能让汤翻滚。汤中浑浊悬浮物被鸡茸吸附后,除尽鸡茸。这一精制过程叫吊汤。精制过2次的清汤叫双吊汤。清汤是制汤中最难制的汤,也是质量最好的汤。清澈鲜香。常用于鱼翅,海参或高档清鲜汤肴。如何制作高汤在烹调中,高汤是制作菜肴中不可或缺的。荤菜长用的高汤是以肉骨,鸡身等熬煮而成,同样我们荤菜也常常使用高汤,让素食更加鲜美,但受到材料的限制。素高汤的做法与荤高汤有异。素高汤基本以黄豆芽及胡萝卜为主料,可引申多种做法。下面介绍2中做法 :(一) 材料:黄豆芽900克 胡萝卜1.5个 芹菜2(或者白萝卜1个) 香菇蒂90克做法:1胡萝卜去皮,洗净,切块;芹菜洗净,切小段,香菇蒂洗净泡软备用。2锅中倒入全部材料和1200毫升的水煮开,改小火继续煮4~5小时(锅盖需要留缝隙)3待凉过滤,留下汤汁,冷藏后即可应用。(二) 材料:冬菇蒂75克做法:1.冬菇蒂洗净,倒入锅中加水2400毫升,大火煮开。2.改小火熬煮1小时,待凉过滤。(加入适量的蚕豆,味道更醇厚)。高汤是烹饪的基础,它可以备用在SAUCE或是SOUP的制作,在做菜时也需要用的到,所以高汤对烹饪是非常重要的,高汤是一种从兽肉或兽骨,禽肉或禽骨,鱼肉或鱼骨,或是蔬菜,经过长时间的熬煮,熬出其精随,混合调匀成稀释液体,里面的味道来自食材本身的可溶性蛋白质,非蛋白质的养分,油,经过扩散,渗透,吸附的作用而被分析出来.高汤的法文叫Fond,英文称STOCK.
名词解释
高汤
高汤是烹饪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原料,以往通常是指鸡汤,经过长时间熬煮,其汤水留下,用于烹制其他菜肴时,在烹调过程中代替水,加入到菜肴或汤羹中,目的是为了提鲜,使味道更浓郁。 高汤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辅料之一。高汤的做法很多,有荤有素,主要有鸡高汤、猪高汤、牛高汤、鱼高汤、蔬菜高汤等。 高汤是用老母鸡、鸡骨、鸽子、猪骨、瑶柱、冰糖、白胡椒粒、桂圆肉、生姜等为主要材料熬制成的清汤。其熬制考究、用料丰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菜肴烹调的调料或原料,主要用于烹调上汤菜心、上汤时蔬、鱼翅捞饭、煲仔翅、煲仔饭等菜肴。 做菜时凡需加水的地方换作加高汤,菜肴必定更美味鲜香。俗话说:“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皮不稠,无肚不白。” 鲁菜以鲜脆嫩著称,鲜是第一位的,高汤是鲁菜鲜味的来源。“善用高汤、‘无汤不成菜’”是鲁菜鲜明的特点。鲁菜的高汤分奶汤和清汤两种。奶汤是用老母鸡、老母鸭、鸽子、猪骨等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味道醇厚;特点是汤清澈见底,味道鲜美。
清汤
清汤又称为包面,是江西婺源县、樟树市(原清江县)以及的湖北襄阳市的汉族传统风味小吃,明清之际即已盛行于江西省内。清汤以精粉作皮,鲜猪肉作馅,拌以香油、油渣,撒以葱花和香菜;食品皮薄透明,馅满而实,香味诱人,咸淡可口。食用清汤时可根据个人口味,佐以胡椒粉或辣椒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