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
知识中心
资讯
  • 资讯
  • 产品
  • 供应商
您的位置: 朵拉利品网 >  知识中心 > 满套儿 杭州话的打套儿是什么意思
满套儿 杭州话的打套儿是什么意思
2020-04-20 10:28:58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杭州话的打套儿是什么意思



“抓周”又叫“试儿”,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它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它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深情,具有家庭游戏性质,是一种具有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信仰风俗,也在客观上检验了母亲是如何带领的,如何进行启蒙教育的。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抓周这种习俗,越来越多地被许多家庭所重视,许多地方也在有组织地集体举行抓周活动,以此来庆祝宝宝的生日。中国的第一套抓周物品,由赵润豪先生根据中国历史文献和南北抓周习惯创作完成,并根据满周岁的"抓周儿"习俗将其定名为"抓周乐"。目前中国的抓周乐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和艺术欣赏价值。现在抓周乐已经形成中国的又一大文化产业,相信会给中国的宝宝带来更多的快乐和美好的记忆。
首先准备一套包含十二件抓周物品,即:官星印、食神盒、财满星、酒令筹筒、仓颉简、鲁班斗、串铃、王亥算、伊尹鼎、洪崖乐、陀螺乐、将军盔组成。
也有不一样的,如讲究一些的富户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用一铜茶盘,内放私塾启蒙课本:《三字经》或《千字文》一本,毛笔一枝、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加摆:铲子、剪子、尺子各一把。
其次在宝宝周岁的那一天,给宝宝梳洗穿戴,然后换上新衣服——新衣新帽新鞋袜,开始祭拜祖先,告诉祖先宝宝满一岁的讯息,祈求宝宝能健康成长。然后选一间比较宽敞的房子,中间并列放两张方桌,上面铺上布或席子,将准备好的12件抓周物品呈半弧形摆在桌的一端,抱来宝宝放在桌的另一端让宝宝抓桌上的12件抓周物品,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根据所抓物品来判断宝宝的兴趣,爱好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在这个过程可以把宝宝最精彩的一瞬,用相机记录下来。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则谓长大以后,必乘天恩祖德,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谓长大以后好学,必有一笔锦绣文章,终能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盘,则谓,将来长大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谓长大善于料理家务。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当场就斥之为“好吃”、“贪玩”,也要被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总之,长辈们对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在一周岁之际,对小孩祝愿一番而已。
最后当然是佩戴长命锁,吃长寿面,呵呵,在各位长辈的祝福声中完成这最有纪念意义的抓周礼了

2, 打套儿是什么意思?



这是在论坛发表的文章,不是书
wuluge 于 2004-2-8 0:36:02 发表在:蒙古文化论坛
《辽宁蒙古族四十年》 :辽宁蒙古人的源流中关于朝阳部分:
遗留民:元朝败北,来不及北去或不愿北去的元朝蒙古人;内附民:明朝政府强行安排的其他地方的蒙古人;三卫民:明朝兀良哈三卫:泰宁卫、福余卫、朵颜卫的蒙古人。土默特东迁的土默特属部。
辽西蒙古族聚居的朝阳、阜新地区,过去隶属于卓索图盟。这里的大部分蒙古族迁徙自大青山下的丰洲滩……
惠宁寺内碑文记载, 成吉思汗后裔阿拉坦汗的第三世孙温布朝胡日, 从满套儿地方来土默特右旗巴颜和硕(今下府)亲自主持修建了琉璃瓦顶庙, 温布朝胡日的第四代孙哈穆巴雅斯古朗图(哈贝子)于公元1738年(乾隆三年)修建了四方殿和东西厢庙。
其中又涉及到以下资料:
《网站文章》丰洲城:丰洲滩原来是呼和浩特地区的丰洲城,北魏时期呼和浩特一带有敕勒川之称。隋唐时期称白道川。此后称为丰州。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阿拉坦汗始建呼和浩特城(今旧城),本名库库和屯,明廷命名为归化城。清代,土默特区设置了左右翼特别旗、归化厅、托克托厅,归绥兵备道。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至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新建一座军事驻防城(今新城),清廷命名绥远城。1913年归化城与绥远城合并为归绥县。1929年建绥远省,以归绥县为绥远省省会。1945年改为归绥市。1954年原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后,归绥市改称呼和浩特市,被正式确定为自治区首府。北部为大青山山地。丰州城是辽王朝在西南部兴建的一座军事重镇,金元两代相继沿用,城址在今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丰州城址在今大青山南面的大黑河北岸的冲积平川上,距呼和浩特市区约18公里。
丰州城址内西北隅矗立着一座佛塔,名为万部华严经塔,通称做白塔。元初名臣刘秉忠的“过丰州”诗中写道:“出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出塞入塞动千里,去年今年经两秋。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半明城上楼。车马喧图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诗中生动描绘了丰州城内外的风光景色,城南大黑河水缓慢地向西流去,路旁的田野里长满丰收在望的小米和高粱。城门上的城楼在晨光沐浴下照着半面,巍峨的佛塔高耸入晴朗的天空,真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塔上明代题记中记录了当时已将废弃的丰州城一带称为丰州滩。

名词解释


丰州

丰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作为地名在中国有多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处,一是位于京畿道关内道的丰州,二是位于晋安郡(福建)的丰州。两个丰州没有同时存在过。北方的丰州存在较早,但是使用的时间短,福建的丰州使用时间较长,辖区也发生很大变化,丰州作为地名最大的时候包括现时的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最小就是南安市的丰州镇,仅有一个乡镇的大小。

归绥

呼和浩特,别名呼市、归绥、青城、云中,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大召、席力图召、清真大寺、昭君墓等,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万立米水磨沟,已探明的有20多种矿产资源。

绥远省

绥远省为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是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简称绥,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1914年1月,北洋政府公布设置绥远特别区,将原先由山西省管辖的归绥道12县,改由绥远城将军管辖,还有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二旗,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也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改称绥远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正式批准关于将绥远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撤销绥远省建制的决定,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和绥远省人民政府亦同时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