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甘,性微寒。归经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主治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胃阴不足,食少呕吐,气阴不足,烦热口干。南沙参,中药名。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nb.)Fisch.或沙参Adenophora stricta Miq.的干燥根。轮叶沙参产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华东、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沙参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之功效。常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胃阴不足,食少呕吐,气阴不足,烦热口干。生长环境1、轮叶沙参:产东北、内蒙古东部、河北、山西(灵空山)、山东(牟平)、华东各省、广东、广西(南宁)、云南(砚山)、四川(峨边、峨眉山)、贵州(兴仁、安龙、普安、毕节)。生于草地和灌丛中,在南方可至海拔2000米的地方。2、沙参:产江苏(句容、南京)、安徽(全椒、舒城、祁门)、浙江(临安、慈溪、开化)、江西(德兴、乐平、庐山、铜鼓)、湖南(长沙岳麓山)。药材性状呈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长7~27cm,直径O.8~3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凹陷处常有残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横纹,呈断续的环状,下部有纵纹和纵沟。顶端具1或2个根茎。体轻,质松泡,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气微,味微甘。参考资料:南沙参(草药)_百度百科
2, 南沙参和北沙参的区别 功效怎样
一、功效不同北沙参味甘,微寒。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南沙参性味、功用与北沙参相似,但效力较北沙参弱。此外,略有祛痰、补气作用。用于肺燥咳嗽及温热病后气液不足较为适宜。北沙参多年生草本,高5-20cm。全株被白色柔毛。主根细长,圆柱菜,长达30cm,粗0.5-1.5cm,很少分枝。茎露于地上部分较短,地下部分伸长。南沙参有白色乳汁。茎高50~100cm。茎生叶互生,狭卵形或矩圆状狭卵形,长3~9cm,宽1.5~4cm,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三、化学成分不同北沙参根、根茎含多种香豆精类化合物:补骨脂素(psoralen),香柑内酯(bergapten),花椒毒素(xanthotoxin),异欧前胡内酯(isoimperatorin),欧前胡内酯(imperatorin)。南沙参含三萜皂甙、花椒毒素(xanthotoxin,ammoidin)即8一甲氧基补骨脂素。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南北沙参
名词解释
北沙参
北沙参,中药材名。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7~8月或9月下旬采挖,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放开水中烫后剥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功能主治为: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口渴。①《本草从新》: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肺痿。②《饮片新参》:养肺胃阴,治劳咳痰血。③《东北药植志》:治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膨胀不全,肺脓疡等。④《中药志》:养肺阴,清肺热,祛痰止咳。治虚劳发热,阴伤燥咳,口渴咽干。
南沙参
南沙参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四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A. berticillata (Pall.) Fisch.、杏叶沙参A. axilliflora Borb A. stricta Miq.或其同属植物,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内酯
内酯(英文:Lactone),即环状的酯,是指在同一分子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羟基,二者脱水而结合成的物质。内酯以五元(γ-内酯)及六元(δ-内酯)环内酯最为稳定,环内的角张力最小。4-羟基酸(R-CH(OH)-(CH2)2-COOH)在室温及稀酸存在下,便自发酯化形成五元环内酯。其他元数的内酯,如β-、ε-内酯,也可以制得,但不及以上二者稳定。大环内酯是内酯的一类,分子内环元数较大,有很多是药物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