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频地波雷达海洋遥感
“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是武汉大学主持完成的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重大项目,今年初已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课题组研制出两套用于探测200公里内海洋表面流、浪高和风扬的高频地波雷达,其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资料显示,国外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海浪的最远距离仅为100公里。
有关专家认为此项技术完全成熟,可以进入实用化阶段。项目建成后,将对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灾害性天气预报、海上油气开发、海港建设、海洋运输、海底矿藏开发、海洋捕捞及养殖等领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专家认为,此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是发展中的海洋大国,海岸线长,海洋国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同时也是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探测精度高、距离远、面积大的高频地波雷达系统可在监测我国专属经济区、维护国家权益、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广泛使用。
据悉,这一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3亿元,年利润可达3500万元。
一般均采用双站测量方案,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昂贵的设备投入,该项研究在分析双小测量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海洋学原理和合理的假设,推导并给出了利用单站地波雷达测量表层海流的原理和公式,从而使单站测量表层海流成为可能。可预期该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当降低了空间分辨率,但却可以大幅芳降低观测成本,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并显著提高现场观测效率。
由于特殊产品,货源渠道受到严重制约,具体价格不清楚!
2, 目前我国使用高频地波雷达主要对什么进行观测
这个是属于军事机密,至少到现在没有任何的官方解释, 我只能发给你两种解释,至于你信哪方,那就见人见智了
一、有人坚持是无源,理由:
1、从相控阵雷达的布置位置来判断,舰桥阵位置低矮,上有源可能性不大,因为无源雷达在同一垂直阵面上通常使用单一发射机通过波导集中向天线阵面馈电,这样通过改变阵元脉冲的相位,就可以控制波束的方向,但阵元脉冲的振幅不可改变,故雷达波束的形状固定。有源上的每个阵元发射机内置,这样就能分别控制阵元脉冲的相位和振幅,故波束形状和方向都可控,可靠性更高、抗电子干扰能力更强,并且波束截获概率低、控制机构简单。同时,有源将射频技术/接收组件分配在天线阵列上,这样就减少了对电源的要求(电源效率高)、减低了发射公率峰值、射频损耗(移相器在低功率电平)和热消耗,因此其冷却系统相对无源较为简单,可以将雷达置在较高的地方而不用担心液冷系统的制约。
2、有源的工程化太难,我国现在的制造工艺是造不出来的,要造的出来也太贵不实用,关健是其中某些rt半导体我国很难大量制造,成本太高!
3、052c四面阵列雷达间距较大,显然内部导波管、最终电力增幅器、前段增幅器占用了更大的空间。
二、有人坚持是有源,理由:
1、大小并不取决是主动还是被动,主要取决于波长已经有效孔径的要求。
要合成一定的波瓣,则波长越长阵面就越大。高频地波雷达阵列占地几公里是小意思。
2、由于舰载雷达信号很容易受到海面杂波的干扰(雷达自身信号及其它信号经过海面反射后,进入雷达接收机,影响雷达探测效果),根据微波远近场的一些原理距离海面越高,杂波也就越多、越强,尽管雷达采取了一些抗海面杂波手段,不过没有、少有总比很多、很强好多了吧?根据这个原理安装低一些是可取的。再说对于相控阵雷达来说,根本不存在安装偏低影响探测距离和效果的问题。最好的安装方法应该是略低,面阵略向上倾斜一个角度较好(这样做不仅增加俯仰视角,也能构较少一些杂波的干扰)。
3, 高频地波雷达为什么没有运用在舰艇上
海态探测地波雷达的功率并不大,电力不是问题。
包括在国际上,地波雷达主要都是应用在岸基上,现阶段上船的主要难题是:
1、上船后接收回波信号稳定性较岸基差;
2、现有技术天线有垂直度和方向性要求,舰船的摆动起伏补偿要求很高;
3、软件开发难度高;
4、成本高,市场推广难度大,科研投入动力不足;
5、岸基的地波雷达研究空间好很大,岸上的活全干得差不多了再下海。
地波雷达上船是其将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技术成熟还需要较长时间。
4, 高频地波雷达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天波雷达和地波雷达统称超视距雷达.
超视距雷达有两种基本类型:利用电离层对短波的反射效应使电波传播到远方的雷达,称为天波超视距雷达;利用长波、中波和短波在地球表面的绕射效应使电波沿曲线传播的雷达,称为地波超视距雷达。天波超视距雷达的作用距离为1000~4000公里。地波超视距雷达的作用距离较短,但它能监视天波超视距雷达不能覆盖的区域。
超视距天波雷达的缺点是一、体积庞大,二、由于他需要一个发射仰角来进行反射,所以它无法探测一千公里以内的目标,但一千公里以外的目标探测确不存在盲区,天波超视距雷达的作用距离为1000~4000公里。对於国土面积庞大的我们来讲,通过内陆交叉配制就不存在问题了。这也是除了技术复杂外至今只有中美俄拥有超视距雷达的原因。
超视距雷达工作在P波段(米波),工作波长为10~60米,飞机等隐身武器系统主要对抗频率为0.2~29GHz的厘米波雷达,对米波几乎没有作用。当雷达波束的波长接近于飞机的构件尺寸时,这些构件就像天线一样,开始吸收并反射无线电波。当雷达波长达到“天线”尺寸的两倍时,其效果更佳。隐身飞机的尺寸与超视距雷达的波长相近,因此很容易被这种雷达发现。同时,天波雷达的雷达波是经过电离层反射后从上方照射到飞行器上的,因此它是探测隐身武器的有力工具。国外试验表明,超视距雷达可以发现2800千米外、飞行高度150~7500米、雷达反射截面为0.1~0.3平方米的目标。采用了相控阵技术的超视距雷达,能在1500公里处探测到像B-2隐身轰炸机这样的目标。
超视距雷达在使用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只能获得目标的方位和距离信息,很难获得仰角信息;测量精度低、分辨率差;电波通道不稳定,干扰因素多,气候变化、北极光和太阳黑子直接影响天波超视距雷达的性能,甚至使它不能正常工作;在中波、短波波段,频谱拥挤,带宽窄,互相干扰严重。此外,超视距雷达系统庞大,雷达站内还配建诸如电离层监测站和气象站等支援设施。为了提高超视距雷达的效能,需要进一步增强系统对环境的自适应的能力和抗干扰的能力。
名词解释
雷达
雷达(RADAR)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它能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视距
视距,英文名stoppingsightdistance,指的是从车道中心线上规定的视线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为10cm的物体顶点时,沿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
天波
词目:天波拼音:tīan b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