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雕像 青铜雕塑铜奔马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2020-03-15 03:20:32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青铜雕塑铜奔马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四喜铜娃在最后一个~~~从网上找的,我把比较长的说明截掉了一部分,每一段开头就是一种青铜雕塑****************************************大炼渣起舞铜雕“起舞”作品,高度为11米,坐落在天桥北路与义安北路交汇处的三叉路口中央的花圃台子上,其造型奇特,巍然耸立,引人瞩目。“起舞”,以铜陵市出土的古代酒器“爵”为基型,采用变形、夸张的表现手法,经数十倍的放大塑造了双人起舞的形象,是一座抽象的雕塑艺术品。爵的三只脚在雕塑中也是以三只脚出现,在水平面上,三只脚呈一个三角形。这座雕塑基本上采取了均衡对称的构成方式,其造型独特,似人非人,但舞姿婀娜、神采奕奕,妙就妙在似与非似之间。“铜陵之音“铜陵之音”铜雕塑作品,置制与长江路与淮河路十字路口西南侧人行道旁,高度为4米,是采用锻铜与铸铜相结合的抽象雕塑艺术作品。这座铜雕塑是由3个铜铃、弯曲的“管道”以及不规则的弧形“铜壁”组成,以“铜”字的甲骨文、金文和篆书的结构为基形创作的。雕塑中的“管道”是“铜”字的“金”字旁,两个铜铃是“金”字下面两点,“同”字旁中的“口”在雕塑中是以一个大的铜铃来表示的,象征着发展、未来;而铜铃及其声音以及弧形“铜壁”,则蕴含着一种历史的凝重感,象征着铜陵历史的悠久;“铃”与“陵”偕音,“铜铃之音”即“铜陵之音”,自然成趣。“铜陵之音”贯穿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展示铜陵的进步和发展。商周青铜壁商周青铜壁,是铜陵市首座大型城市雕塑,位于义安路、石城路的交叉口处。它由三尊硕大的青铜器造型和一组描绘古采铜冶铜场景的壁画构成。阳光下通体泛着古青铜特有的光泽,古朴而华贵,宏伟而庄严,为古铜都铜陵山城增添了一道青铜色彩。3件青铜雕塑的总重量为3929公斤,平均每件重1300公斤,其体积之大,在全国同类作品中首屈一指,其造型之精美,已引起众多中外游人的高度赞誉。青丰收之门丰收之门,又称丰收门,坐落在铜陵市义安南路与铜官路交汇处的大转盘景点的中心位置上。由三尊巨大的经变形、夸张的手法制成的“丰”字和一个直径为2米的大铜球组合而成。其高度为6米,占地面积约为150平方米,是铜陵市较大的一组青铜雕塑。“丰收门”所处的位置是铜陵市的西大门,南来北往的车辆均由这里进出铜陵市。三个巨大的“丰”字,喻意着铜陵市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大丰收,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中间的那个大铜球便象征着丰收的硕果。“丰收门”的造型优美、新颖别致,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美感和努力奋进的精神鼓舞。这组雕塑对外展示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古铜都铜陵,在党的方针的指引下,各条战线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又更进一步地扩大铜陵的知名度。巨型古铜都青铜雕塑巨型古铜都青铜雕塑,是一组由抽象图形和现代文字组成的城市雕塑,做落在八百里皖江第一桥——铜陵长江大桥的南岸桥头处。高度为4.5米,长度为54米,是铜陵市最大的一组青铜雕塑。古铜都青铜雕塑上的“中国古铜都铜陵”七个大字,用青铜板焊制而成,每个字的面积约为4平方米,其字体采用“篆体+综艺体”的新型字体,字型特别新颖优美;七个大字的下面是一副巨大的抽象画,也是用青铜板焊接而成。画面中间是一团巨大的“火球”,“火球”两边各是一条长度为20米的巨型“火龙”,正在争抢中间的“火球”。文字和图画全部镶嵌在一面“凸”型的由花岗岩砌筑而成的墙面上,整个构图与造型既古朴典雅,又新颖独特,给人以历史沧桑、气热恢弘、庄重典雅、遐想连篇之感。四嬉铜人“四嬉铜人”又称“四嬉铜娃”,系铸铜雕塑艺术品。高、宽均约2.5米,坐落在铜陵市义安南路与杨家山路交汇处的“金三角”地区的皖江小游园内。该小游园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三面住宅环绕,临街商店林立,其造园艺术别具一格,以园低反衬四周群楼之高,突出了铜都风貌之一角。“四嬉铜人”雕塑就置于该园中轴线的开端。其造型系根据铜陵市出土的古代青铜文物“四嬉铜人”经放大数十倍而成。游人若不注意观看,则是由上下两个光屁股的顽童在嬉戏打耍,但你只要仔细一看,它又“变”成了由上下左右四个小娃娃在相互打闹。既有嬉戏玩耍的表情又有奋力拼搏取胜的精神,造型十分的别致有趣。牧童短笛锻铜雕塑“牧童短笛”,坐落在市人民西村居民小区内环境优美的小公园内。高度只有1米多点,长度达2.5米。
2, 汉代青铜雕塑都有什么特点?
青铜器是铸造的!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青铜器(简称“铜器”)主要指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铜锡或铜锡铅合金铸造的器物。包括工具、兵器、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度量衡器等。青铜艺术即指铜器的铸造工艺、铜器的各种造型及装饰纹样所形成的艺术特色。也由此而使青铜器不仅具有生活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陈设欣赏的艺术价值,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个时期的风格。 商代前期,造型轻薄,纹饰比较简单;商代后期和西周前期,造型厚重华丽,纹饰多表现神权思想的兽面纹、夔龙纹、各种动物纹和几何纹。西周中期到春秋中期,风格趋向简朴,纹饰多为粗线条的窃曲纹、重环纹等,同时长篇铭文增多。春秋后期到战国,造型轻巧,纹饰多活泼的动物纹和复杂细密的蟠螭纹、云纹等,也有不少用细线雕刻狩猎、攻战、宴乐等反映现实社会活动的画面,或用金银、红铜、玉石等镶嵌出种种图案或画像。从铜器造型、装饰纹样和铸造技术看,它综合了绘画、雕塑、图案和工艺美术,初步奠定了我国古代造型艺术的基础。之所以叫雕塑我想是因为铸造前铸模模型的制造需要很好的雕塑技术
名词解释
铸造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纹饰
提花织物上的花纹图案。主要题材分为自然景物和各种几何图形(包括变体文字等)两大类,有写实、写意、变形等表现手法。设计纹样不仅题材要新颖、艺术上要灵活变化,还要结合织物组织结构特点、织造工艺和织物用途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