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盖碗茶的礼仪是什么?
茶有茶道,器亦当体其道。器、道适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无意或有意中体现和完成了茶器道与实用并重之目的。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鲁迅先生为什么单单赞赏盖碗呢,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中?其中,自有道理。 中国的茶具据《茶经》“四之器”载,有二十五种,一般可按其选型分为碗、盏、壶、杯等几类。选择何种茶具为佳,可根据各自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审美观念、所处环境,从方便适用着眼而各取所需。不过若从休闲鉴赏、品茗论道角度而言,却颇有区别,自有高下之分。 杯形茶具呈直桶状,茶泡在杯中嫩叶细芽全被滚烫的沸水焖熟了,何来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饮”;北方盛行的大壶泡茶,茶温易冷却,香气易失散,不耐喝且失却趣味。 凡深谙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非凡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杯、壶泡茶,不利于察色、观形,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此外,茶泡久了,品质会下降而色败香散。无论从品茗鉴赏,或是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论,杯、壶泡茶的不足均显而易见。 而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渐渐沁出,甚是舒服,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 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2, 喝茶在当今社交时有那些礼仪上的讲究?如:怎样拿杯? 怎样给对方 ...
喝茶座次礼仪茶道讲究的是“主随客便”,但是从礼仪文化上讲,喝茶也就要遵循喝茶座次礼仪的原则。面对主人或者泡茶的人,左手边的是“尊位”。尊位的顺序为:老年人、领导、女士。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坐尊位。从主人左手方向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怎样的茶桌,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敬茶礼仪敬茶应双手奉上,一般首杯茶要敬给桌上德高望重者。当宾主边谈边饮时,要及时添加茶水,体现对宾客的尊重。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饮”姿态。客人用拇指、食指捏起茶盅,观色嗅味,放于鼻唇之间细体味,入定出神,微合双眼,仰首深吸气,放神品论。让茶礼仪在以茶待客的过程中,为了表现对客人的尊重,主人要为客人不时的斟茶,续水,这种做法也是有寓意的,表示了“慢慢喝,慢慢叙”。而我国古代讲究以茶待客不过三杯,第一杯叫敬客茶,第二杯叫续水茶,第三杯叫送客茶,所以不论是喝盖碗茶还是功夫茶,让茶应该尽量的随便自然。如果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饮,就有暗示“应该要走了”之意。三、喝茶礼仪注意客人回礼1、第一道礼仪:所谓的第一道礼仪是在泡功夫茶中,主人冲泡了第一泡茶品,请客人品尝时,客人要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以示回礼。比较正式的回礼应该是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双手接过(或者双手捧起茶杯)先闻香,后慢慢缀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称赞主人。2、伸掌礼仪伸掌礼仪是品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是主客双方都要使用的礼仪。伸掌是表示“请”与“谢谢”。两人对坐时均伸右掌行礼对答。两人并坐时,右侧一方伸右掌行礼,左侧方伸左掌行礼。伸掌姿势是将手斜伸在茶杯旁边,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显得随便。3、续茶礼仪往高杯中续茶水时,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脚一前一后,侧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体现举止的文雅。
名词解释
品茗
品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pǐn mínɡ,意思是饮茶,喝茶,品茶,雅称品茗等。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苆无所知。
盖碗
盖碗带盖儿的茶碗。盖碗是陶瓷烧制的,由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套组成,堪与紫砂壶媲美。此盖碗又称“三才碗”。所谓三才即天、地、人。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这么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寓了一个小天地,一个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讲的“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三件头“盖碗”中的茶船作用尤妙。茶碗上大下小,承以茶船增强了稳定感,也确不易倾覆。
茶汤
茶汤是北京传统小吃,相传茶汤源于明代,因用热水冲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汤。茶汤主要有山东茶汤和北京茶汤,茶汤因用龙嘴大铜壶冲制,水烧开后,铜壶盖旁的小汽笛“呜呜”响着,冲茶汤的师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铜壶,壶嘴向下倾斜,一股沸水直冲碗内,水满茶汤熟。茶汤的主料是秫米面(高粱米面)、糜子面,调料有红糖、白糖、青丝、红丝、芝麻、核桃仁、什锦果脯、葡萄干、京糕条、松子仁。用滚开水把秫米面冲成稀糊状,加上各种调料,即可食用。吃起来又香又甜又滑爽,极为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