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
知识中心
资讯
  • 资讯
  • 产品
  • 供应商
您的位置: 朵拉利品网 >  知识中心 > 玉米都有什么地下害虫 危害玉米的主要地下害虫有哪些?
玉米都有什么地下害虫 危害玉米的主要地下害虫有哪些?
2020-02-22 16:39:51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危害玉米的主要地下害虫有哪些?



玉米地下害虫有哪些?
一般常见的,危害玉米的地下害虫主要是金针虫、蛴螬、地老虎、蝼蛄等,这些害虫主要以幼虫取食玉米的种子、根、幼苗等部位,造成玉米缺苗、死苗的现象,虫量的多少,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危害程度,对产量影响很大,甚至造成减产。
玉米播种后至苗期是地下害虫发生危害的主要时期
发生特点
玉米苗期的地下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幼虫在根茎地表1-5cm处潜伏,日落后开始出蛰为害,晚上10-12进入为害高峰,天亮后钻入被害植株附近地表,典型的昼伏夜出性害虫,主要为害种子及幼苗的地上、地下部分,造成缺苗断垄。
一般在8-9月间化蛹,9月羽化为成虫,即在土中越冬,次年3-4月出土活动。金针虫的活动,与土壤温度、湿度、寄主植物的生育时期等有密切关系。其为害的时间,与春玉米的播种至幼苗期相吻合。
地老虎
3龄前的幼虫多在土表或植株上活动,昼夜取食叶片、心叶、嫩头、幼芽等部位,食量较小。3龄后分散入土,白天潜伏土中,夜间活动为害,常将玉米幼苗齐地面处咬断,造成缺苗断垄。
蝼蛄
都在地下生活,吃新播的种子,咬食玉米根部,对玉米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通常栖息于地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
蛴螬
是金龟甲的幼虫,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产在松软湿润的土壤内,以水浇地多。
玉米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在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严禁重茬或避免种过茄科、豆科、十字花科作物。通过轮作,能有效地杀死地下害虫,减少虫源基数。
(2)灌水深耕:春播前进行农田灌溉结合深耕,清除田边地头杂草,以减少虫口基数和卵的滋生场所,通过灌水改变土壤温、湿度,造成害虫不利的环境,可使害虫死亡率达90%以上。
2、化学防治
(1)土壤处理:用50%辛硫磷乳剂100毫升拌细炉渣15~25公斤,在耕地前撒在地面,耙入地中,可杀死蛴螬和金针虫。
(2)喷药灭杀:用50%辛硫磷800倍液,或选用2.5%溴氰菊酯、20%氰戊菊酯3000倍液,及其他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地面喷雾;防治蛴螬除用以上药剂喷施外,也可采用菜叶拌敌百虫毒饵进行诱杀,用2.5%敌杀死乳油30~40毫升加水75公斤于日落后作常规喷洒,茎叶要喷湿,喷施1~2次,可有效杀死地老虎。
(3)、撒施毒土:用50%辛硫磷0.25公斤拌细土50~60公斤,撒施在玉米苗周围,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
3、人工捕杀:玉米幼苗期,早晚在田间发现有地老虎为害时,可在被害株根际扒土捕捉幼虫,或在被咬植株附近灌水,幼虫很快会爬出土面,即可捕捉,以减轻害虫为害。
4、灌根。可用辛硫磷或毒死蜱兑水灌根。对金针虫效果较好。
5、喷雾。可于傍晚,用菊酯类、有机磷等农药喷施幼苗和周围土表。
6、毒饵。用麦麸、豆饼或棉籽饼等做饵料炒香,喷或拌上辛硫磷乳油等杀虫剂,于傍晚撒在田间幼苗根际附近,可以兼治多种虫害,尤其是蝼蛄等。

2, 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1)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又称条斑病、枯叶病、叶斑病等。在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主要在中后期形成危害,特别是抽穗后逐渐加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受害植株严重时会全株枯死。
防治办法:发病初期,喷洒20%菌灭克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800倍液加配广大特效王。
(2)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发病后的植株严重矮化,一般仅有健株高度的1/2或1/3。叶片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叶背侧脉上常出现蜡白色突起物,用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玉米5叶期易感染。
防治办法:①播种前后用18%广大阿啄净1500倍液对玉米田及周边杂草喷雾,杀灭灰飞虱;②苗期可用15%病毒必克600倍喷雾。
(3)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症状识别: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退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捏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
影响发病的因素:青枯病的病因尚有争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其一,是镰刀菌引起的;其二,是腐霉菌引起的;其三,是腐霉菌和镰刀菌的复合侵染引起的。但是,灌浆至乳熟期的大雨,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土壤中的含水量高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措施,但品种间抗性差异极为显著,可选用抗病品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品种有:豫玉4号、辽单18、陕单9号等。在栽培措施上应促进全苗,注意排水。
(4)玉米丝黑穗病。本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雄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危害相当严重。
症状识别:本病是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表现主要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有时一侧苞叶裂开,露出黑色粉末,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的孢子堆,孢子不易飞散,其中混有玉米植株维管束的残余物。
影响发病的因素:病菌以落入土中,混入粪肥或被种子携带的一种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特种孢子——厚垣孢子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萌发并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入侵后,菌丝进入植株生长点,随植株生长,蔓延至果穗和雄花,形成孢子堆,成熟后又散出孢子,完成其1年1次的侵染循环,无再侵染产生。
土壤和粪肥的带菌量以及土壤的温、湿度条件是影响本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对本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品种有中单2号、中单14、中单12、辽单18、丹玉13、陕单9号、豫玉2号、豫玉11等。②实行轮作、深耕。连作多年易使土壤中菌量增多,发病重。实行3年以上轮作,基本上可消灭土壤中病源菌的危害。另外,深翻土壤,将病菌孢子压倒播种层以下,以减少菌源,减轻发病。③早期拔出病株。在病穗白膜未破裂之前拔除病株,并把病株拿出地外深埋或烧毁,以免病菌落入土中。
(5)亚洲玉米螟。玉米螟又称钻心虫,属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心叶和穗、茎秆。
防治方法:①苗期每亩可用3%呋喃丹1~2千克加入1倍的细土或细沙,均匀撒入心叶中。②抽雄前用高效生物杀虫剂苏维士或18%广大阿啄净1500倍加广大特效王喷雾。
(6)黏虫。又称夜盗虫、五色虫等。属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如在低龄段不加防治,进入6龄阶段的幼虫可在3~5天内将整株玉米苗、叶片食光,造成严重损失。该虫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黄昏时觅食。有假死性,怕光。
防治办法:田间百株玉米害虫数达30头左右时,应立即进行防治,每亩可用50%辛硫磷1500倍夜喷雾;大龄期可用0.1%苏维士或18%阿啄净1500倍液加配广大特效王喷雾。
(7)玉米蚜。又名腻虫。属同翅目,蚜科。以刺吸叶片汁液危害,分泌蜜露并产生霉状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时玉米蚜还可传播玉米病毒病。
防治办法:玉米大喇叭口期,用10%轰蚜1000倍液喷雾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或8%大功臣1500倍加广大特效王喷雾。
玉米吨田宝不是杀虫剂和杀菌剂,但是叶面喷施玉米吨田宝可以增强玉米对病虫害的抗性。叶面喷施玉米吨田宝可以抗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可以减轻玉米螟、蚜虫和黏虫的危害。

名词解释


地下害虫

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种类很多,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10多类,共约200余种,分属8目36科。soil insect 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地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

玉米

玉米(学名:Zea mays Linn.),别名为苞米、珍珠粒等,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因其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等各类营养元素,被誉为长寿食品,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玉米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秆直立,不分枝,高1-4米,基部各节具气生支柱根;叶鞘具横脉;叶舌膜质,长约2毫米;叶片扁平宽大,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呈耳状,无毛或具疵柔毛,中脉粗壮,边缘微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