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染印 气染热转印是怎么回事??
2019-12-28 03:59:29
来源:朵拉利品网
3, 什么是硫化氢
作为热动力机械的热风炉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它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通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利用热风作为介质和载体才能更大地提高热利用率和热工作效果。传统电热源和蒸汽热动力在输送过程中往往配置多台循环风机,使之最终还是间接形成热风进行烘干或供暖操作。这种过程显然存在大量浪费能源及造成附属设备过多、工艺过程复杂等诸多缺点。而更大的问题是,这种热源对于那种需要较高温度干燥或烘烤作业的要求,则束手无策。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研制出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的JRL系列螺旋翅片管换热间接式热风炉和ZRL系列高净化直接式热风炉。二、热工作原理1、直接式高净化热风炉就是采用燃料直接燃烧,经高净化处理形成热风,而和物料直接接触加热干燥或烘烤。该种方法燃料的消耗量约比用蒸汽式或其他间接加热器减少一半左右。因此,在不影响烘干产品品质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使用直接式高净化热风。燃料可分为:① 固体燃料,如煤、焦炭。② 液体燃料,如柴油、重油③ 气体燃料,如煤气、天然气、液体气。燃料经燃烧反应后得到的高温燃烧气体进一步与外界空气接触,混合到某一温度后直接进入干燥室或烘烤房,与被干燥物料相接触,加热、蒸发水分,从而获得干燥产品。为了利用这些燃料的燃烧反应热,必须增设一套燃料燃烧装置。如:燃煤燃烧器、燃油燃烧器、煤气烧嘴等。2、间接式热风炉主要适用于被干燥物料不允许被污染,或应用于温度较低的热敏性物料干燥。如:奶粉、制药、合成树脂、精细化工等。此种加热装置,即是将蒸气、导热油、烟道气等做载体,通过多种形式的热交换器来加热空气。间接式热风炉的最本质问题就是热交换。热交换面积越大,热转换率越高,热风炉的节能效果越好,炉体及换热器的寿命越长。反之,热交换面积的大小也可以从烟气温度上加以识别。烟温越低,热转换率越高,热交换面积就越大。三、型号分类热风炉品种多、系列全,以加煤方式分为手烧、机烧两种,以燃料种类分为煤、油、气炉,以输出风温分为高温炉、中温炉,以输送形式分为间接式和直接式,以换热器摆布形式分为合置式和分置式,而在大型炉上则配置磨煤喷粉机。具体规格型号我公司已做如下标准化标注: ZRL-M代表直燃式燃煤热风炉 ZRL-Y代表直燃式燃油热风炉 ZRL-Q代表直燃式燃气热风炉 JRL-M代表间接式燃煤热风炉 JRL-Y代表间接式燃油热风炉 JRL-Q代表间接式燃气热风炉 RH-M 代表分置式燃煤热风炉 RH-Y 代表分置式燃油热风炉 RH-Q 代表分置式燃气热风炉 如:JRL—M—120型为每小时输120万大卡热量间接式燃煤热风炉,ZRL—M—300型为每小时输出300万大卡热量直接式高净化燃煤热风炉。四、热风炉的应用范围应用范围: 1、化工和制药行业化学制品、化工产品和药品的制备和干燥2、涂装行业汽车、摩托车、集装箱、家电、印铁制罐等工业产品的烘烤漆,喷粉固化等3、纺织印染和无纺布行业 热定型、热熔染色、焙烘、热风拉幅4、铸造行业型砂和砂芯烘干5、磨具、磨料行业 砂布和砂轮烘干6、建材行业木材干燥、人造板、层压板烘干、石膏板烘干、玻璃纤维制品烘干7、农产品、饲料及食品加工烘烤咖啡、茶叶、烟叶及蔬菜、谷物、挂面、水产品、鱼粉、豆粕等干燥8、供暖工程 工业厂房及民用建筑采暖9、焊接材料行业 焊条、焊剂烘干10、保温材料、玻璃钢行业 硅酸铝纤维制品、稀土保温、玻璃钢制品的烘干
4, 什么是热风炉
1、氯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 ,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2、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氨气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 0.7710。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氯气主要用途:20世纪90年代初期化学工业营业额的半数以上与氯有关;化学工业人员中有1/4左右从事与氯有关的活动。用于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的氯量约占其总产量的75%。1993年美国产量最大的50种化工产品中,氯的产量仅次于硫酸、氮气、氧气、乙烯、生石灰、氨气和氢氧化钠,居第8位。自从60年代以来,一个国家的氯产量常被看做是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氨气
名词解释
颜色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有时人们也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