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
知识中心
资讯
  • 资讯
  • 产品
  • 供应商
您的位置: 朵拉利品网 >  知识中心 > 安吉县安吉白茶厂 有谁听说过“安吉白茶”的?那是什么茶啊,好喝吗?
安吉县安吉白茶厂 有谁听说过“安吉白茶”的?那是什么茶啊,好喝吗?
2019-06-20 06:03:02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有谁听说过“安吉白茶”的?那是什么茶啊,好喝吗?



安吉白茶
900年前,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白茶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虽非人力所可致。”文中没有讲明白茶的产地,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形。2003年,经专家考证,宋徽宗所讲到的白茶就是生长于浙江省安吉县的安吉白茶。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这里山川隽秀,绿水长流,是我国著名的竹子之乡。1982年,人们偶然在安吉的一处山谷里发现了一株白茶古茶树,自此以后,安吉白茶日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开发。这里生长着安吉白茶和西湖龙井。两相对照,安吉白茶茶树的颜色明显较浅。更加神奇的是,茶树茶芽颜色会随着时令发生变化:清明前的嫩叶是灰白色的;到了谷雨,嫩叶会逐渐转绿,直到全绿。安吉白茶的产茶期较短,一般只有一个月左右,这使得白茶更显娇贵。
中国茶基本可分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安吉白茶虽名为白茶,却属于绿茶类。因为它是白叶茶按照绿茶的方法制作而成的。新叶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摊放,然后按照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杀青。在这之后是整形理条,最后烘干,安吉白茶就全新出锅了。新的安吉白茶,冲泡以后,茎翠叶白,茶汤颜色鹅黄,香气鲜爽馥郁。
与别的绿茶相比,安吉白茶的显著特点就是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因此,安吉白茶不仅喝起来口感好,而且还有利于身体健康。最近,白茶在女孩子中流行起来,还赢得了“美容茶”的雅号。
安吉县剑山村的张福金一家种植白茶已有20多年,在当地小有名气。今天,朋友们相约来到他家品评新茶。没想到,慕名而来的外地客户也凑巧赶来,紧俏的安吉白茶就在自家门口销售一空。聚会还在继续,白茶的话题似乎永远也聊不完。
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白茶为六大茶类之一。但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安吉白茶树为茶树的变种,极为稀有。春季发出的嫩叶纯白,在“春老”时变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才呈全绿色。如此珍奇的茶树品种,孕育出品质超群绝伦、卓而不群的安吉白茶,使我国的茶类百花园更为多姿多彩。
动植物的白化历来罕见并作灵物瑞兆看待。佛教中有白雀与白猿听经的故事,白蛇、白龟成为神话故事主角,今有发现也必然报道。中国对白茶的记载最早的是北宋庆历(1041-1048年)年间:“白叶茶,芽叶如纸,民间大重,以为茶瑞。”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北宋皇帝在说了白茶可贵之后又说:“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为常品。”自有这个记载一直到明代的350多年中,没有再发现过白茶。因此,安吉的白茶,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弥足珍奇。
安吉地处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安吉还有“中国竹乡”之称,植被覆盖率为60%,而茶竹之缘,值得品味。生产实践表明,大凡四周为竹林或邻近竹林的茶园所采制的茶叶,一般都含有板栗香或蕙兰香,且越靠近竹林的其蕙兰香越明显。也许正是竹乡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惊世骇俗的安吉白茶树和安吉白茶。
安吉最早于1930年在孝丰镇的马铃冈发现野生白茶树数十棵,“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焙后微黄,为当地金光寺庙产”(《县志》),后不知所终。1982年,在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800米的高山上又发现一株百年以上白茶树,嫩叶纯白,仅主脉呈微绿色,很少结籽。当时县林科所的技术人员刘益民、程雅谷等在4月4日剪取插穗繁育成功,至1996年已发展到1000亩,可以采制的只有200亩,年产干茶不足千斤。因其氨基酸含量高出一般茶一倍,为6.19%—6.92%,茶多酚10.7%,在1989年浙江省第二届斗茶会上以“玉凤”茶名获99分的最高分,次年又获99.3分,1991年再获浙江省一类名茶奖。安吉白茶,1996年每500克售价1500-2200元,因数量少,供不应求。

2, 安吉白茶有几个品种,它们有什么特色。



按品种分:安吉白茶实际上是白叶一号,经过对白叶一号的引种和试验,延伸出黄金芽等新品种,由于地域不同,所产白茶口味口感有所区别,这个需要楼主自己亲自逐一品茶验证的。
按地域分:安吉白茶分为本地安吉白茶,外地安吉白茶,如浙江省内的长兴、松阳,另外江西婺源、江苏溧阳白茶也已大量采摘。此外,已引种实验并正在大量推广的有贵州、重庆、四川、安徽等地。
按品牌分:安吉县内产的品牌白茶有大山坞、宋茗、黄浦江源、世外茗源等,县外产白茶比较出名的、也是最惊动安吉白茶的是长兴县的百岁爷白茶。
这里说明一下,安吉白茶由于是受原产地保护,外地茶包装都不能使用安吉白茶字样,所以严格的说百岁爷白茶不是安吉白茶。但是百岁爷白茶确实做的相当出色,茶品品质并不比来自安吉的白茶的差,而且品牌形象度很高,宣传力度很大,甚至超过安吉白茶当地品牌!

3, 安吉白片白茶应该去哪进货?能否给具体商家?



名称
地址
联系电话
大山钨茶场门市部
安吉县迎宾大道12号
5128088
刘益民茶行
安吉县苕溪路452号
5128088
天池茶场直销店
安吉县天荒坪镇
5041575
大竹海特产
安吉县苕溪路
5672638
九亩茶叶笋干经营部
安吉县芜园路
5223177
绿丰茶叶直销店
安吉县竹业城5幢92号
5033642
龙王山茶
安吉县竹业城
5037818
竹乡高山茶行
安吉县人民路
5026067
丰丰林土特产商行
安吉县人民路
5034112
新新凤茶行
安吉县人民路
5020864
杭狮茶叶门市部
安吉县人民路
5127529
宏亮茶场
安吉县竹业城6幢58号
5122300

4, 安吉白茶文化的内涵



茶中之王——安吉白茶是茶中的珍稀茗品,全国独一无二。
白茶外形细秀,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内质香气鲜爽馥郁,独具甘草味,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底自然张开,叶肉玉白,叶脉翠绿。
白茶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茶一倍,富含人体所需的13种氨基酸。
白茶文化传播(杭州)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白茶文化的传播工作,让更多的人能享受白茶的无限魅力、独特清香,让安吉白茶传遍全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附:白茶来历:
历经千年的白茶王,洁守一身于白茶谷-九龙峡之巅。好呼吸高山浓雾之精气,吸岩崖渗发之净水,纯一身玉,蕴含一身珍宝,奉献于世人。其树冠直径已达2.8米以上。
相传,当年白娘子为救夫性命,去南册仙境盗仙草,却在回途中不慎将其掉入白茶谷中,着地生成现在的“白茶王”。
科技人员刘益民采集此白茶王单株,研究出扦插法,更使其成为“安吉白茶”得以繁衍的关健所在。`
在海拔800多米、云雾缭绕的北天目山脉安吉大溪山发现了濒临绝世的一棵珍稀茶树--白茶,农林科技人员经过十多年精心繁育试验,终于使这棵已逾百年树龄的野生树种焕发新的生机,培育出一代极品名茶--安吉白茶。
1998年被认定为浙江省珍稀茶树良种,2001年2月,获得茶叶类全国第一个原产地保护证明商标。安吉白茶特色明显,具有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其春芽幼嫩,芽叶呈白色,以一芽二叶开展时为最白,夏秋茶叶呈绿色。安吉白茶外形细秀,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泡制后,内质香气鲜爽馥郁;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张玉白,茎脉翠绿。经生化测定,安吉白茶含人体所需的13种氨基酸,且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绿茶一倍。我国著名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高度评价安吉白茶,称其“具有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绿茶不能与之相比”。
1998年,安吉白茶被浙江省政府认定为“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1999年5月,安吉白茶获浙江省名茶评比第一名;6月在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会上被授予特等奖;7月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9月在第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2000年10月和2001年7月再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国际名茶金奖。KF
2001年4月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主办,安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01中国-安吉白茶节”在安吉隆重举行,安吉县被中国名特之乡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白茶之乡”。

相关概念


安吉县

安吉县是浙江北部一个极具发展特色的生态县,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北纬30°38′,东经119°41′。安吉县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中的紧密型城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安吉县建县于公元185年,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得名。 安吉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辖8镇3乡4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46.4万(2016年户籍人口)。 安吉县境内有凯蒂猫家园、中南百草原、中国大竹海等景点;是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中国首个生态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有中国第一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等美誉。 2018年12月,安吉县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获评气候生态类国家气候标志。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茶场

茶场隶属于尚勇镇曼庄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尚勇镇西南边,距离曼庄村委会5公里,距离尚勇镇政府30公里。全村国土面积0.54平方公里,海拔685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6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茶叶、橡胶等农作物。有耕地9亩,人均耕地0.1亩;有林地806亩(橡胶8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9户,乡村人口88人,其中农业人口88人,劳动力6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3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3.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4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橡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