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
知识中心
资讯
  • 资讯
  • 产品
  • 供应商
您的位置: 朵拉利品网 >  知识中心 > 电炉灶和电磁炉的区别 电磁灶和电磁炉的区别具体是什么
电炉灶和电磁炉的区别 电磁灶和电磁炉的区别具体是什么
2019-08-14 18:22:35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电磁灶和电磁炉的区别具体是什么



电磁灶和电磁炉的区别具体是:
1.严格的来说,电磁灶与电磁炉用途与原理基本上都是一致的的区别就是两者的外观有所不同而已。
2.电磁炉系利用线圈盘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产生高频(20~25KHZ)之交变磁场,经过导磁性(铁质)锅具产生大量密集涡流,兼有感应电流转化为热量来加热食物,能源效率特高电磁炉附有温度控制器,可防过热,省电又安全。
3.电磁炉不能爆炒,高频灶爆炒效果比煤气灶还好。电磁高频灶炒菜时可以象煤气灶一样把炒锅的温度烧到400℃以上,而且2000瓦工作只需要40秒钟左右的时间,1000瓦工作也只需要80秒左右的时间(煤气灶大约需要120—150秒的时间;电磁炉却是只能把炒锅温度烧到300℃,一般都只能烧到270—280℃,需要大约60秒钟时间),而猛火炒菜需要的炒锅温度一般需要达到360℃以上,炒出来的菜才好吃。所以,电磁高频灶火力比煤气灶还猛,而电磁炉的火力连煤气灶都不如,与电磁高频灶相比,火力就相差得更大。
4.电磁高频灶和现在的电磁炉有相似的方面,但又有很多的不一样。准确地说,电磁高频灶是电磁炉的升级换代产品。相同的仅仅只是发热的原理和结构上的类似,但不同的地方多,功能和性能也完全不一样。

2, 电掏炉和电磁炉的区别



1,电磁炉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产生热量的,它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之磁力通过含铁质锅底部时, 即会产生无数之小涡流,使锅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于锅内食物。电磁炉在使用的时候会产生电磁波,完全被线圈底部的屏蔽层和顶板上的含铁质锅所吸收。
1,电陶炉是采用的红外线发热技术原理,经过炉盘的镍铬丝进行发热产生热量,在产生热量的时候会发出红外线。电陶炉有一个独特的优势是其发热原理为电阻式发热技术。当寒冬岁未,电陶炉还可以当暖炉使用。
3,电陶炉是表面发热,感觉就像有火一样。电陶炉是一炉多功能的的家电厨具,它具有煎炒、烧烤、火锅、爆炒、热奶、煲汤、 慢炖、预约等强大功能外,还能配套烤盘,烤网,进行铁板烧,烧烤等休闲娱乐。电磁炉的功能比较少,只有炒菜、烧水、火锅、煎炸、文火等功能,
4,电陶炉对锅具的使用是不挑剔的,什么样的锅都可以在使用电陶炉上面使用。电磁炉犹豫发热原理的限制,都必须使用铁质的锅具,其他材质的锅将无法产生热量。但是电陶炉的加热速度比较慢,没有电磁炉的快,电陶炉需要等到电阻丝加热,再将热量传导至锅体。所以电陶炉的费电量比较大。电磁炉加热的速度比较快,它也比较节约电。
5,电磁炉的热效率比较掳爱,在锅体离开炉面,电磁炉就会自动断电,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在烧菜的时候,电磁炉的火候就相当的不行。电陶炉是没有辐射的炉具,它的红外线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但是电陶炉的热效率没有电磁炉的高,在烧水的时候没有电磁炉烧水来的快。

3, 燃气灶和电磁炉哪个比较经济



当让是电磁炉啦 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是一种高效节能橱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
电磁炉工作原理
电磁炉作为厨具市场的一种新型灶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因此,在电磁炉较普及的一些国家里,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
由于电磁炉是由锅底直接感应磁场产生涡流来产生热量的,因此应该选择对磁敏感的铁来作为炊具,由于铁对磁场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这样减少了很多的磁辐射,所以铁锅比其他任何材质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此外,铁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也是人体长期需要摄取的必要元素。

相关概念


电磁炉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 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锅具

烹煮食物或烧水的各种器具,如电饭锅、炒锅、电压力锅煎锅等。

涡流

涡流(Eddy Current,又称为傅科电流[1])现象,在1851年被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所发现。是由于一个移动的磁场与金属导体相交,或是由移动的金属导体与磁场垂直交会所产生。简而言之,就是电磁感应效应所造成。这个动作产生了一个在导体内循环的电流。 磁场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就越大,涡流就越强;涡流能使导体发热。在磁场发生变化的装置中,往往把导体分成一组相互绝缘的薄片或一束细条,以降低涡流强度,从而减少能量的损耗;但在需要产生高温时,又可以利用涡流取得热量,如高频电炉原理。 当线圈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时,由于电磁感应,附近的另一个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实际上这个线圈附近的任何导体中都会产生感应电流。 如果用图表示这样的感应电流,看起来就像水中的旋涡,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涡电流引。 涡流可以应用在,无损检测与监看多种金属制品的结构,如飞机机身与零件的表面及近表面的检测等。 在划桨的时候,带起水面的局部漩涡,也是一种类似涡流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