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朵拉利品网
知识中心
资讯
  • 资讯
  • 产品
  • 供应商
您的位置: 朵拉利品网 >  知识中心 > 宜昌 宜昌怎么样?
宜昌 宜昌怎么样?
2019-08-13 14:22:08 来源:朵拉利品网

1, 宜昌怎么样?



宜昌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三国历史文化非常重。有一种酒就叫关公坊。三国时期,在这里发生了有名的“吴蜀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败走白帝城。学过历史,读过三国的朋友都应该知道。
宜昌既是旅游名城,又是世界水电之都。这几年发展速度很快!给我们宜昌人的感觉就是,整个湖北省除了武汉,过了就是我们宜昌。在环境和适合人居住方面,宜昌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城市,武汉绝对逊色于宜昌。
宜昌很重视城市合理规划建设,这里的城市环境已及城市绿化做得都很不错!因为在宜昌不存在重工业,所以宜昌的空气指数我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位列前茅吧!
就业状况,这就要看你自己的意愿方向了!在哪里发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人生态度。宜昌这座城市近几年发展经济的速度很快,所以应该会有很多机会。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利用环境创造机会和把握机会了!
总之,宜昌应该不会令你失望的!自己还可以通过很多渠道去了解了解

2, 宜昌的习俗



宜 昌 风 俗 与 文 化
土家篝火晚会——>;舞狮——>;龙舟竞赛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吸引着中外游人。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一般认为是“土生土长的人”之意。2000
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
赛龙舟之习,据记载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春秋时期的古文物青铜?X上,就有古代越人京渡的图像,看来赛龙舟之习是在屈原时代之前就已有之。到了战国时代,楚国大夫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于是“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见南北朝吴均《续齐谐记》),便使以后的赛龙舟活动成了纪念屈原的一种民俗活动。尤其是唐代之后,朝廷下令纪念屈原,赛龙舟活动在民间更为普遍地发展起来,而且千年以来常盛不衷。
农历五月初五,有些地方俗称五月节,民间的风俗是做粽子,挂香包,挂菖蒲艾蒿,烧艾条,到江边 祭祀鬼神;公众性的活动则是一年一度的龙船竞渡。五月节实际就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亦称“龙舟节”、“端阳节”。端午之“端”字为“月之初”;五月、五日自唐以来称“午月”、“午日”,故五月五日被称为“端午”;既然是两个“午”,故又被称作“重午”;再者,由于古人把午时称作“阳辰”,所以又称“端阳”。
关于端午节来由,一般有两种说法。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中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古代吴越民族“龙子节”。古代的先民是以龙为图腾的,龙子节就是以盛典祭祀龙祖先。依这个说法,端午接的源头则相当古远了。另一个说法,也就是最普遍的说法,则说端午节是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战国时人他忧国忧民,最后于农历五月初五愤愤然跳入湖南的汨罗江而死。民众对他的死十分震惊,对他怀念之余,还在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划龙船于江面上,说是要寻找他的尸首;又将粮食用竹叶裹投入水中,以防蛟龙类的水兽吞食屈原的尸首。相延正习,便有了今天的端午赛龙舟和吃棕子的风俗习惯。从这一说法来看,端午节应该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
据文献记载,过端午节在唐代已十分盛行,当时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把五月初五定为端五节,传谕全国各地纪念屈原,使端午节成为正规的大型纪念节日。端午节各习,就如端午节的来由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在各地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且延续至今,尚有方兴未艾之势。据记载,南北朝以后,舞狮在民间日益盛行,盛唐时期更是发展到了锣鼓伴舞。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往往就是狮队穿家过巷的时侯,往往要延至正月十五方止。
夷陵故土——宜昌系川东鄂西货物集散之枢纽,为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之中心。千百年来,到夷陵经商贸易、奠基创业的商贾大户,悠游四海的迁客骚人及达官显贵纷至踏来。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大江淘尽多少风流,但那落至夷陵故土的孔方钱却永存于世,流传千古。邮票是精美的艺术品,是认识世界的窗口,集邮活动在夷陵故土宜昌方兴未艾。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被贬任夷陵县令的时候,曾写过一首《劳停驿》的诗。“驿”即驿站,古时邮人送信歇脚之地。从欧阳修的诗中,我们可见900多年前古夷陵邮政文化之一斑。
火花又称火柴贴画。在宜昌的火花收藏界里,“三国演义”中历史人物的收藏是其主要藏品之一。南京、天津、重庆等地的厂家发行的“三国人物画选”、“京剧脸谱”等火柴贴画成为收藏迷的抢手货。(摘自欧阳运森《沧桑寻梦》)
宜昌拟建历史文化长廊
宜昌市将滨江公园建成历史文化长廊的多年设想即将成为现实。王昭君、屈原、三国人物等宜昌名人将被用艺术手法制成雕塑搬进滨江公园,来自四川美院的两位教授及设计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已开始同宜昌市有关部门洽谈。据悉,历史文化长廊拟围绕五个主题建设:一是屈原吟诗投江等史实;二是王昭君出塞和亲;三是陆逊儒生挂帅火烧夷陵、刘备借荆州、赵子龙千里走单骑、关羽败走麦城;四是清江巴人和土家文化神韵;五是葛洲坝、三峡大坝等。

3, 宜昌,好么?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三国古战场, 是 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的故乡。
宜昌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 之称。宜昌市辖5个城区、3个县级市和5个县,市域面积21083.58平方公里, 人口415万,其中城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1.5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33万。
宜昌历史悠久,在夏、商、周时代为古荆州地。战国为楚邑,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烧夷陵于此。东汉建安十三年(209年)的吴魏夷陵之战;蜀汉章武二年(222年)的吴蜀夷陵之战均发生在这里。明、清时期,为夷陵州治和宜昌府治。1949年以宜昌县城区及近郊设市。宜昌在1949年前经济非常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座古城开始焕发青春。宜昌人杰地灵。著名的“长阳人“在一二十万年前就在此活动,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相传为中华民族始祖的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娘娘就是宜昌西陵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国古代民族和睦使者美人王昭君、清代著名学者杨守敬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诞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著名诗仙李白、武圣关羽、茶圣陆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明末率土司兵勇赴国难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等等等等太多的历史名人都在宜昌留下他们的足迹。
宜昌水清水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长江三峡就在境内,现已形成了以自然风光、现代工程、人文景观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品牌,现已初步形成“一体四线“的旅游格局。即:以宜昌城区、葛洲坝工程、峡口风景区、三峡大坝为主,集上述周边景观的一体。以长江三峡的三峡线,清江土家民风、民情、民俗的三民线,三国古战场遗迹的三国线,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国古代美人王昭君、神农架野人探险的三人线的四 线。此外近几年还相继推出了大老岭、玉泉寺、龙门河、柴埠溪等景区。这些景区,相得益彰,相互辉映,为宜昌的旅游增添了特殊的魅力。宜昌的旅游正形成一种以三峡旅游为龙头的独特的旅游文化。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汇地。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宜昌城区。早在1876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中宜昌就被辟为通商口岸,英、美、法、德、意、日等国先后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建国以后,国家在宜昌兴建了30多家军工企业和一批重点企业,是鄂西湘北渝东的区域经济中心。1994年宜昌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并被列入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东部发达的经济科技与西部丰富资源的结合部,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中线进入西部的起点,也是湖北“大三角”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电站就在宜昌城区,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仅离城区38公里。
长江黄金水道流经市城232公里,宜昌港口为长江八大港口之一,枝城港为全国四大煤炭中转港之一。318国道横贯全境,宜黄高速公路延伸至三峡坝区,焦柳铁路在枝城与长江交汇,三峡机场是全省重要的航空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宜昌将新增沿江铁路、沿江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以及川气东输工程等四大通道,构筑了沟通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宜昌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资源富集,最有代表性的有水能、矿产、生物、旅游四大优势资源。

相关概念


宜昌

宜昌,古称夷陵,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国家重要战略设施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建制历史逾两千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著名景点有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1992年3月,宜昌地区和宜昌市合并,成立宜昌市。

夷陵

宜昌,古称夷陵,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国家重要战略设施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建制历史逾两千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著名景点有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1992年3月,宜昌地区和宜昌市合并,成立宜昌市。

城区

汕尾市城区,简称汕城区,隶属于广东省汕尾市,位于汕尾市老区中部,是汕尾市的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坐拥中央商务区,是汕尾的行政、文化、金融、信息和国际展览中心。 截至2012年,城区下辖7个街道和3个镇,面积302.11平方千米,2012年,总人口36.26万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胞11.5万人。 2014年,城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86亿元,完成预算任务的100.02%,同比2013年调减26%。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