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带有玉兰的诗句
文征明《咏玉兰》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遗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明代朱曰藩【感辛夷花曲】 昨日辛夷开,今朝辛夷落。辛夷花房高刺天,却共芙蓉乱红萼。 小山桂树犹连卷,五湖荷花空绰约。连卷绰约宜秋日,端居独养征君疾。 高枝朵朵艳木莲,密叶层层赛卢橘。山鬼已见驾香车,文人应是梦彩笔。 辛夷辛夷何离奇,照水偏宜姑射姿。萧晨东海霞光烂,玄夜西园露气滋。 檀心倒卷情无限,玉面低回力不支。见说东都便露坐,惟应御史沄风吹。 此花爱逐东风暖,故人逸韵嵇中散。山阳闻有合欢斋,石湖亦筑辛夷馆。 袅袅岩栊碧树圆,纷纷涧户香花满。坞里王孙旧路长,卷中裴迪新诗短。 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 鹧鸪
5, 关于玉兰花的诗句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遗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 --文征明《咏玉兰》“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 韵友似知人意好,隔栏轻解白霓裳”。 --沈周的《玉兰写生》微风吹万舞,好雨尽千妆。明代朱曰藩【感辛夷花曲】 昨日辛夷开,今朝辛夷落。辛夷花房高刺天,却共芙蓉乱红萼。 小山桂树犹连卷,五湖荷花空绰约。连卷绰约宜秋日,端居独养征君疾。 高枝朵朵艳木莲,密叶层层赛卢橘。山鬼已见驾香车,文人应是梦彩笔。 辛夷辛夷何离奇,照水偏宜姑射姿。萧晨东海霞光烂,玄夜西园露气滋。 檀心倒卷情无限,玉面低回力不支。见说东都便露坐,惟应御史沄风吹。 此花爱逐东风暖,故人逸韵嵇中散。山阳闻有合欢斋,石湖亦筑辛夷馆。 袅袅岩栊碧树圆,纷纷涧户香花满。坞里王孙旧路长,卷中裴迪新诗短。 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 【琐窗寒】 吴文英 玉兰 绀缕堆云,清腮润玉,泛人初见。[1] 蛮腥未洗,海客一怀凄惋。 渺征槎、去乘阆风, 占香上国幽心展。 □[2]遗芳掩色,真姿凝澹。 一盼。千金换。 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 离烟恨水,梦杳南天秋晚。 比来时、瘦肌理消, 冷熏沁骨悲乡远。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标题】:鹧鸪天 寿潘君美 【年代】:元 【作者】:刘敏中 【体载】:词 【内容】:-------------------- 萱草堂前锦棣花。灵椿树下玉兰芽。二毛鬓莫惊青鉴,五朵云须上白麻。携斗酒,醉君家。春风吹我帽帘斜。座中贵客应相笑,前日疏狂未减。 【标题】:扫花游/扫地游 【年代】:宋 【作者】:赵文 【体载】:词 【内容】:-------------------- 结庐胜境,似旧日曾游,玉莲佳处。万花织组。爱回廊宛转,楚腰束素。度密穿青,上有燕支万树。探梅去。正竹外一枝,春意如许。奇绝盘谷序。更碧皱沿堤,绮霏承宇。柳桥花坞。问何人解有,玉兰能赋。老子婆娑,长与春风作主。彩衣舞。看人间、落花飞絮。 【标题】:鹊桥仙 【年代】:宋 【作者】:卢祖皋 【体载】:词 【内容】:-------------------- 槐阴閟暑,荷风清梦,满院双成俦侣。阶庭一笑玉兰新,把酒更、重逢初度。丹书漫启,青云垂上,莫忘八篇奇语。功成休驾玉霄云,且长占、赤城佳处。 【标题】:木兰花慢 征南 【年代】:元 【作者】:张弘范 【体载】:词 【内容】:-------------------- 混鱼龙人海,快一夕,起鲲鹏。驾万里长风,高掀北海,直入南溟。生平许身报国,等人闲、生死一毫轻。落日旌旗万马,秋风鼓角连营。炎方灰冷已如冰。余烬淡孤星。爱铜柱新功,玉兰奇节,特请高缨。胸中凛然冰雪,任蛮烟瘴雾不须惊。整顿乾坤事了,归来虎拜龙庭。
6, 赞美玉兰的诗句
赞美玉兰的诗句有:明·王谷祥《玉兰》:皎皎玉兰花,不受缁尘垢。莫漫比辛夷,白贲谁能偶?明·文征明《玉兰》诗句:绰约新妆玉有辉明·睦石《玉兰》: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清·赵执信《大风惜玉兰花》诗句:池烟径柳漫黄埃,苦为辛夷酹一杯。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木兰科落叶乔木,别名白玉兰、望春、玉兰花。 原产于中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木兰科玉兰亚属,落叶乔木。花白色到淡紫红色,大型、芳香,花冠杯状,花先开放,叶子后长,花期10天左右。中国著名的花木,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上海市市花。玉兰花外形极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型。
相关概念
辛夷
辛夷 女,原名王新艳,女,笔名江玥,研究生学历,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玉兰
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为木兰目、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是上海市市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花白色到淡紫红色,大型、芳香,花冠杯状,花先开放,叶子后长,花期10天左右。分布于中国江西(庐山)、浙江(天目山)、河南等地。